01
網絡紅文《庶女有毒》即將改編為電視劇上映。這部小說是無數重生系列里面的佳作,說的是相府庶女李未央被嫡母當做問路的石子嫁給三皇子,與夫君共歷苦難十年,開疆拓土,登上后位,卻慘遭背叛。后位被美貌的嫡姐所奪,自己身受廢黜、殘疾、失子之痛,重生往復,帶著幾十年的記憶,回到了年幼時代……
重生文之所以紅火,實際上是人們對“開外掛”的人生的希冀,眾人皆蠢我獨明,這一世看我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笑傲天下,傾覆人心。
但是,如果人能倒著活,會活成什么模樣?
02
MBTI16種人格測試中,將人分為將軍型人格、哲學家人格、照顧者型各類,所謂將軍型人格,肯定具備開疆拓土的氣質、雄奇萬丈的決心。但人生如果倒著來活,盡管你看透世事、瀟灑從容,但肯定不再具備這份將軍的勇氣。
我們看人們形容少年人的詞句:“初升的太陽”、“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等,正是這種無畏的精神、好奇的心性,才可能大膽去嘗試、冒險,即便失敗,也是人不風流枉少年。
我們再看人們形容老年人的詞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等,更多是對世事看透的從容,或是對往事的懷念。
這種老少變化,很多詩詞都有明證,比如辛棄疾《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再如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種老來的從容不迫是少年人沒有辦法達到的境界,如果有個少年人如此這般,會有“少年老成”之說。正是由于這份淡定從容,決定了他能活到的人生的深度,同時卻也決定了,他不再可能具備將軍的野心與熱情。
正如牛頓,從蘋果落樹發現萬有引力,學習物理的人都會學習牛頓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但我們知道,晚年的牛頓沉浸于對神學的研究之中,他虔誠地相信上帝,埋頭于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當他遇到難以解釋的天體運動時,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動力”的謬論。如果讓牛頓從晚年倒過來活,他可能會成為神學家,卻成為不了開紀元的物理學巨擘。
03
我們再從最生活的經驗來說,比如高考填取志愿時,過來人的父母肯定會希望你就讀的高校離家越近越好,而你卻希望能夠走出去看看,離開家越遠越好,掙脫父母的束縛,離家高飛,有不一樣的生活,闖出不一樣的天地。
但等到老去或者多年后真正離家千萬里,人們卻都又希望能夠長伴父母身側,落葉歸根。于是,思鄉也成為一種情結,從古到今,被人們所詠嘆。《楚辭》中有:“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唐詩中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宋詞中云:“兩度長安空淚灑,無棲傍誰家?飄蓬人在天涯”,元曲中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到了近代,韓少功的《我心歸去》,柯靈的《鄉土情結》,曹文軒的《前方》,劉亮程《今生今世的證據》,無一不是走出去的人,對家鄉的思念。
回到重生文《庶女有毒》,女主李未央,上一世的她傾盡一切地愛著三皇子,助她開疆拓土。而這一世的她只關心母親幼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復仇可有可無,還擊只為更好地保護。雖然她能贏盡上位者對她的贊許、下位者對她的敬畏、無數人對她的傾心,但她不敢愛,也不會對未來有所好奇,她只希望用強大的力量守護自己與自己在乎的人。
04
所以,一般說來,如果人能倒著活,他可以淡然從容,可以贏得一切,成為“人精”,但卻缺乏創新、開拓的勇氣與熱情,成為“將軍”。而我們的人生,既需要創新、開拓、熱情,又需要淡然、從容、灑脫。
所以,不要迷戀重生,就讓我們順著人生的軌道,無論是悲傷、還是歡愉,都是我們的獨到的感受,從少年的熱忱到中年的穩健,再到老年的從容,慢慢地過好我們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