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餓了
桌子上有面包,自己去拿
媽,我渴了
自己去倒水喝
…
…
媽,我想去廁所
憋著
“我就懷疑你是不是我親媽!哼!”
我腳剛一邁進李麗的家門,就聽見了母女二人對話整個過程。
“姐啊,你來解救我吧!”李麗頭不梳臉沒洗,一臉倦容地抱住我哀求。
“你這是怎么弄得如此狼狽,以前那個時尚潮女哪去了。”我推著她去了盥洗室。
李麗邊洗臉邊繼續訴說:“姐啊,本以為孩子開始上學了,我就可以輕松點了,沒想到卻開啟了噩夢般的生活。你的寶寶愛寫作業嗎?”
01
我不慌不慌地問:“知道什么時候能體現出媽媽修養的最高境界嗎?”
李麗搖搖頭說:“不知道。”
“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啊!”
“看他寫的慢了,我著急;看他寫的馬虎了,我生氣;看他冥思苦想,我心疼;不批評他,我難受;批評了,我后悔;還能再糾結點嗎?”
“姐,孩子剛上一年級,陪孩子寫作業不到半學期,我就從淑女變成了潑婦,我不甘心啊!”
“你知道前段時間,坊間流傳最廣那個陪娃寫作業的段子嗎?”看著李麗洗漱完畢,我問道。
“你說是哪個啊,我自顧不暇了,真沒有那份心情顧及別人啦。姐說來我聽聽。”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膠,后一秒叮咣就削!我們給孩子的愛,就像是“新貴妃醉酒”里的那句:愛恨就在一瞬間!”
我說完之后,李麗一臉無奈地說:“這真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啊!”
我倆看著坐在書桌旁,手里拿著鉛筆,一邊玩兒著橡皮,一邊心不在焉地寫作業的茵茵,陷入了沉思。
(02)
在小學低年級的階段,很多家長對陪娃寫作業深感頭疼。有許多夫妻就因為陪娃寫作業,產生了許多的矛盾。
該不該陪娃寫作業呢?到底怎么陪呢?
我給出兩點建議:
榜樣示范
小學生四年級之前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最好是爸爸或者媽媽陪伴著。陪伴孩子學習,自己也要學習,要讓自己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孩子在寫作業,我們靜靜地看書、寫字……真正地進入學習中去。孩子寫到中途要起來了,你就當作沒發現,繼續聚精會神地學習。我們的這種學習狀態,一定會對孩子起到積極影響。
我們這么做,就是讓孩子知道,這就是學習狀態,他們會繼續回歸到自己的學習中去。
小警示:??????
我們大部分人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為了監督孩子寫作業。看他寫得對不對、好不好、用沒用心。你坐在他的旁邊,像個“警察”抓“小偷”一樣,孩子的心里能不反感嗎?有的孩子,他就會把精力放在如何應對我們“看著”上來。他會隨時觀察我們的一舉一動,這樣長此以往,不但達不到陪娃寫好作業的效果
,反而讓孩子精力分散了。
(03)
正向陪伴
我們的工作很忙,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想學習、不想看書,這時我們也可以做別的事情。
要選擇有正向作用的事情。比如: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我們在做家務的時候,孩子心里不會反感,他知道媽媽在為家人做事情。他能沒有情緒,還會特別期待寫完作業,就可以吃美味的晚餐。
小警示:??????
孩子在寫作業,我們不要玩兒手機、看電視、玩游戲、打麻將……
當我們大人在做這樣事情時,孩子就會感覺很委屈。他們會想:“還是當大人好,多自由啊!可以隨便玩兒,什么都能干。我怎么就這么倒霉呢!還得上學,天天寫這些破作業……”這樣長此以往,他對寫作業這件事,心存怨恨,對大人的生活方式,充滿向往。
如果我們這樣做,孩子就能愛寫作業嗎?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