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篇書寫用時:2.5h ? ? 正文總字數:2561
一、本書結構:
引言 我兒子、兒子朋友的母親以及兩種解釋
第一部分 邏輯
第二部分 神秘主義
第三部分 幽默
第四部分 人生
第五部分 我和你
結論 我未來的孫子
致謝
二、本書內容概括(引言部分):
引言開篇:作者的兒子叫阿里,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阿里是不相信世界上有圣誕老人的。一次,阿里本來要和同學斯凱勒一起去動物園的,但是斯凱勒的媽媽塔米卻打電話到作者的家表示不想斯凱勒去這次的活動,因為害怕斯凱勒跟阿里會在討論了圣誕老人的事情后會動搖關于圣誕老人的信念。
作者對這個拒絕的理由感到非常驚訝與不解。竟然有人為了維護兒子與圣誕老人之間不真實的關系,寧愿犧牲她兒子與朋友之間真實的友誼??
作者試圖去解釋塔米的行為,他認為塔米之所以那么做是出于以下兩個原因之一:
一是蒙騙小孩以使得他們怪怪聽話;
二是塔米明知沒有圣誕老人但仍存有幻想。
后者是一種矛盾的對立的思維認知,作者用了“蒙人”一詞來形容第一個原因,用了“發瘋”一詞來形容第二個原因。
這是兩種理論,那么這兩種理論正確嗎?我們來看現實生活中它們的應用。
舉例:
①馬克思主義是蒙人理論的支持者。神父可以通過蒙人的方式確保自身的權威:“死后你就可以上天堂吃餡餅了?!?/p>
②精神分析學是發瘋理論的支持者。人類會以非理性的信念來抵抗精神壓力,例如對死亡的恐懼、戀母情結等等。
③神經生物學是發瘋理論的支持者。人類大腦進化出了存在感知的模塊,當我們認定圣誕老人存在時,大量的神經組織會不必要地興奮起來。
④模因論,支持由于發瘋所以蒙人的理論,模因是指我們的文化基因,當我們因受他人影響而相信、傳播某種觀點時,人類群體會大規模地模仿。
但是哪個才是正確的呢?我們該相信科學嗎?在如何看待現實、如何看待余生上,科學并沒能給我們提供很好的答案。
馬克思主義者之所以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它富含階級利益理論;
精神分析學者之所以信仰精神分析學,是因為它符合因果論規律;
模因論支持者之所以信仰模因論,是因為模因論本身已經感染了他們的大腦,使他們自發地傳播了起來。
這些理論都是以自證的方式來解釋圣誕老人的。我們該不該相信圣誕老人的存在?科學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了。
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圣誕老人這個問題呢?
試著用有無回應來判斷,你喊“飛魚在不在”,飛魚回應了你,這證明飛魚確實是存在的;你喊“我相信小精靈曾經存在”,沒有小精靈來回應你,因為沒有小精靈這種東西;你喊“我相信圣誕老人”,沒人回應你,因為沒有圣誕老人這種東西。
但是,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在做這個想象中的游戲時,我們自己就站在場上的某處,充當著游戲的裁判,而我們沒有能力完全跳出這個框,從外部審視這個世界,審視我們的信仰。
作者把圣誕老人的問題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解決個人內部的矛盾,另一部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這本書要講的是那些我們不太確定的東西,那些將信將疑的東西,那些時信時不信的東西,那些無法迫使自己相信的東西,那些不想再信又不知道不信后會發生什么的東西。
作者想從個體與集體的角度研究一下對待這些事物的正確態度,看看除了互相(或是和自己不聽話的人格)對吼“你和這個騙子!”和“你這個瘋子!”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解決辦法。
如果我們隊圣誕老人的問題不感興趣,可以把圣誕老人的問題置換成其他信仰,找一個自己相信但是其他人不以為然的東西,比如“生命的意義”。
思考“人生有意義嗎?”,生命最終都會結束,那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有人回答是遵從上帝的旨意,那為什么上帝的生命就有意義呢?如果上帝的生命沒有意義,又怎么能讓你的生命有意義呢?
有些人的答案是傳宗接代,那如果宇宙中真的有一個蟲洞能把所有仍進去的東西在另一端復制出N倍,那我們自己所謂的傳宗接代有什么意義呢?或者說,孩子長大之后,我們生命的意義還存在嗎?
還有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自由意志,作者問,如果你要在下午兩點的時候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說明你也能在兩點零一分的時候賦予自己的生命另一個意義,這樣一來,生命就是由這些賦予儀式構成的,但賦予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我們是怎么分辨這個意義是有價值的,那個意義是沒有價值的呢?又是什么促使我們給自己的一生找個意義呢?
作者認為:關于“生命有什么意義”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它們既不能說服對方,也不能證明自身正確。像大多數人一樣,關于“人生有什么意義”,大家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也在搖擺不定。無論答案是什么,它都是你自己的那個圣誕老人。
三、個人評價與感想:
本書的前言部分開得不錯,作者以相不相信圣誕老人的存在作為后面哲學討論的切入,語言生動、親切。作者似在探討圣誕老人存在嗎這個問題,實際以小見大在探討人生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我們常常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導致自己的人生有點搖擺與迷失。
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想找尋一個讓自己心安的答案,以支持自己在這個世間走下去。
別人的答案是別人的,永遠代替不了自己的思考與感悟。盡早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盡早心定,我認為那樣會使得我們整個生命的狀態跟沒找到答案之前的狀態大不一樣。
這本書后面的部分在很理性很科學又饒有趣味地去探討答案,挺耐讀的,也拓寬了我的認知,總體我還是蠻推薦這本書的,雖然有些燒腦,書中第五部分有一些地方我也沒看懂。
但是,能親眼看到作者是如何科學地思考問題,如何去找尋問題的答案,如何深入了解那些傳統的、已存在的觀點的,他自己最后又是如何客觀地研究出了問題的答案的,這個過程也是蠻有意思的。
另外,我看到作者竟然如此認真地去思考發生在他生活中的小事,這個態度令我反思。
作者相比于渾渾噩噩地活著,從來不探尋生命的意義,從來忽略這個重要的哲學問題,每天就只知道工作、賺錢或者追隨自己的欲望盡情享受物欲的人,作者更像個一個完整的人。
我也很慶幸自己遇到這本書(因為它書名起得太有趣的),能跟隨作者的思考,從我自己的生活中抽離出來去對待那個我曾經也很關心、想要去了解的問題。
那些傳統的專業性特別強的那些大部頭哲學書籍,硬啃有些難,而這本哲學入門級別的書籍挺貼合我的需求的。
我就是需要這些通俗易懂,語言表達生動有趣,有生活中的例子與對話,又是在很科學、理性、客觀地去剖析問題得出答案的書籍,來快速地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如果你沒有讀過哲學類的書籍,這本書蠻開腦洞的。如果你讀過專業性很強的哲學大部頭,還是解決不了心中的疑惑的話,這本書或許能幫到你。
最后,謝謝你的耐心閱讀!Mua么么噠~
2016年8月7日 飛魚?? 書寫用時:2.5h
復制黏貼放到公眾號里再排版竟然用了1.5h!不斷地預覽再修改再預覽,改改改改再改改,改了九次啊貌似,絕對有.......現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饑腸轆轆,我準備滾去樓下吃飯了,嚶嚶嚶"
我這篇讀書筆記寫得如何呢?如果能有留言反饋一下就好了.Anyway,我肯定會越寫越好的(配一個墨鏡表情)~
——2016年8月7日 飛魚? 書寫用時: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