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羅馬假日》中那個渴望逃離世俗的安妮公主,也是《龍鳳配》中那個麻雀變鳳凰的鄉村女孩,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她還可以是《蒂凡尼的早餐》中那個低俗無知的賣笑女。她渴望浪漫的愛情,更渴望完美的家庭。兩次婚姻的失敗并沒有讓她放棄對幸福的追尋。她是兩個兒子眼中最好的朋友,也是數百萬非洲貧困兒童的"母親"。帶著對孩子們的掛念,她告別了這個世界,留給了世人一段傳奇的人生。她是"天使",亦是凡人。在現實與夢幻間,沒有人比她更能從容自如地進行身份的轉換,讀完這一本書,就是讀完了奧黛麗·赫本浪漫傳奇的一生。
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性感,就是如她這般,因外表而閃耀,因才華而卓越,因人格而不朽。
她如一朵絕美的花,一個人,盛放了整個世界的姹紫嫣紅。縱然花落,依然在歲月的掌心里,留下一片馥郁芬芳。在煙火人間,她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美麗與善良,在歲月的年輪中生生不息,這一生,是傳奇,也是永恒。
著名評論家莫利哈斯科爾說:“她就好像從天上飄落到20世紀50年代,半個仙女,半個公主。”在奧黛麗·赫本面前,人世間任何形容美麗的詞句都黯然失色。或許,她是天上的仙女誤落人間,成了永遠的安妮公主。
奧黛麗·赫本用自己巨大的愛心征服了全世界,在前半生,她是浪漫世界中最受歡迎的偶像,而在人生的后半程,她又成為感情世界里的愛心圣女。她從不向現實妥協,也從沒有放棄過夢想。童年時代,她夢想父親會重新回到家里,將她摟在懷中;少女時代,她夢想戰爭盡快結束,讓世界有一個安靜祥和的生存環境;年輕時,她夢想一段完美的愛情,一個美滿的家庭;當步入老年,她夢想有一天,全天下的孩子們都可以健康、幸福、快樂。
真正的美麗在于內心的純善和高貴的靈魂。
奧黛麗·赫本,擁有著絕美的皮囊,一個人,綻放了整個世界的姹紫嫣紅,出離于塵世的典雅高貴,讓她冰清玉潔,清新脫俗,清澈無瑕,外秀慧中。眾人渴望,效仿,追逐,而她卻兀自優雅的從眾生中掠過,她天資聰慧,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養,十多年的芭蕾舞學習,使得她的舉止言談都極盡優雅唯美,展現出洗盡鉛華的自然歸真。大概是長期純潔美好的熏陶,使得她對于愛情抱有甜蜜長久的幻想,這大概也是她一路愛情坎坎坷坷的緣由了。
奧黛麗·赫本對于幸福的渴望,對于家的渴望,讓她一次次飛蛾撲火,又一次次自取滅亡,受到心靈的重創。她將家庭愛情看得太重,以至于不顧一切,放棄一切,最終讓婚姻成為她一生的夢魘。她的多情純真,讓她可以對多段可能給她帶來幸福的戀愛賦以全部。她很勇敢,敢于改變,敢于堅守,敢于追求愛情,幾十年間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她被人們永久的懷念,是因為在那姣好的面容下,有一顆善良正義慈愛的心,一直用自己潔白的翅膀守護一方安康。
奧黛麗·赫本是一個折翼的天使,心裝純愛降臨人間,雖生活在凡塵俗世,可靈魂深處總是游走于純凈的天國。文字太瘦,無法勾勒出天使的美好,在靜謐的時光中,盡管折翼,天使卻依然努力舒展著殘缺但美麗的翅膀,在人間縱情起舞。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靈魂,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守護著他的天使。當人們覺得生活太過悲哀,那么天使就會化作身邊的某個人,安靜地出現在你的生命里,陪你度過一段唯美的時光,然后再不動聲色地離開。
1993年1月20日,帶著對貧苦兒童的掛念,奧黛麗·赫本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奧黛麗·赫本帶著祥和的微笑告別了這個給她留下太多掛念的世界,在眼角,還掛著一滴不舍的淚珠。這位天使永遠閉上了那雙美麗的眼睛,悄悄飛離了人間,回到了天國。人們為她流淚,也為她祝福,她在人間留下了太多美麗的足跡,就連她那羽翼潔白的翅膀在天空劃過的痕跡,都將成為人間永恒的財富。
優雅是永遠不會褪去的美,一個人的美貌能贏得別人的喜歡,但骨子里的善良才能使人永遠喜歡。
時光向左,女人向右,每一個女人都應該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將美麗進行到底。一個女人的美麗會隨著歲月而增長,魅力的雙唇,在于友善的語言;可愛的眼睛,源自善于探尋別人的優點;優美的姿態,來源于與知識同行;人之所以為人,是必須充滿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而非向人抱怨。女人的美麗不在于她的穿著,她的身材,或者她的發型。女人的美麗一定要從她的眼睛中找到,因為那是通往她心靈深處的窗口,是“愛”居住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時間的旅行者,也許會在某一時刻遇見孤寂的自己,在某個轉角見到另一個孤獨的背影相伴而行再揮手告別。在這場不知道終點的旅行中,重要的是打點好自己的行裝,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選擇好同行的朋友,想到東坡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