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發表一篇名為《為基層減負要常抓不懈》的評論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不小反響。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向基層賦能,不斷激勵廣大基層干部敢于擔當、干事創業的熱情,更好地服務人民、推動社會發展。
明確導向,樹牢正確三觀。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糾正政策執行中層層加碼等突出問題,不熱衷政績工程,不搞“數字政績”,切實為基層減負。教育引導基層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明確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是責任,越是權大越是重任在肩,權力須為民而用,而不是謀取私利。要把做了多少群眾期盼的事作為檢視政績的首要標準,政績要為民而謀,而不是追求表面的政績工程。要樹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業觀,時刻關注人民愿望和訴求,事業應為民而勤,而不是只關注眼前的利益。抓工作突出一個“實”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既督又戰,健全長效機制。推進基層減負,整治文山會海,嚴控層層發文,控制好發文數量、文件篇幅,傳達上級文件精神上充分消化吸收、歸納重點做針對性的部署,精簡會議,堅持“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的原則。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從“面子上”的工作轉向“里子上”的深耕,取消或合并一些過于繁復且實效性不強的考核項目,強調實質性和結果導向,避免基層陷入“表格填不完、材料報不停”的困境,讓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負擔,把工作重點落在實處。同時提升調研成效,多開展隨機調研、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既看“亮點”,也看“痛點”“堵點”,真正做到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
寬嚴相濟,提升服務效能。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和黨風黨紀警示教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按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避免小錯釀成大禍。明確各部門職能定位,實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賦予基層更大的自主決策空間,確保基層有職有權,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健全選人用人機制,把愿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職級晉升向在基層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基層干部大膽創新、勇于擔當。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交流會等活動,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其能更高效地應對各種工作挑戰,增強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務數字化、智能化,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減輕基層的事務性工作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