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要趁早!”
當今社會,積累財富不能只靠工資,而要靠理財。世界上每個富豪的誕生,都和“理財”這兩個字息息相關。
今日跟著李昊軒的《一本書讀懂投資理財學》,正式開啟理財之旅。
閱讀內容,P12。
理財是什么?
百度解釋:理財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財富。
我認為,理財就是每月你有1000元,你將這筆錢分成幾等分,通過合理的規劃后,剩下的即為所得。
理財真的非得賺了大錢才可以開始嗎?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投資者都認為理財不著急,等我有錢有時間了才開始,其實這是錯誤的。
怎么理財,怎么才能理好財,是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話題,更是我們需要學會的。如果把以下幾個理財理念融入到自身的理財計劃中,會讓接下來的理財規劃如虎添翼。
1.健康即省錢。
常言道“健康即是福”,健康的身體能夠讓你省下一大筆醫療費用。相反,如果不懂得愛惜身體而一味節省,這樣無疑會步入一種“貪小失大”的誤區。
所以,我們應該在健康上多做一些投資,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2.平安就是賺錢。
平安不僅是一種福氣,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更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在安全上不出問題就等于抱了一個“金娃娃”。
3.不貪不破財。
現在的行騙伎倆層出不窮,各種騙子往往打著誘惑人的幌子,因此,要想財產免受損失,就應該保持警惕,“天下不會掉餡餅”,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上當受騙。
4.“發現”等于發財。
在理財過程中,還應該善于發現,一旦有所發現就會有一個驚喜。
特別是家里的老古董,譬如錢幣、字畫等。如果這些“看玩意”你一旦發現其價值,基本上就等于挖到一個金元寶。
經以上分析總結,理財習慣是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樹立好良好的理財意識,理財的道路才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