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看余華的《活著》,覺得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愛的人都不在了,美好的事情都粉碎了,剩下的,只是一個人,一頭牛,和一段回憶。
現在再讀,才發現,《活著》其實是一部關于人生的寓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點,找到悲傷、找到忍耐、找到人生、找到命運……這是《活著》的魅力,也是一切杰出作品的魅力。
我把余華為《活著》寫的各個版本的序言都細細讀了幾遍,最后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p>
是的,生活是屬于自己的。當我們在為福貴一生的悲慘境遇傷心落淚時,而福貴本人,早已經無牽無掛,擁有了沖淡平和的心境。別忘了,他在田間的高歌:“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p>
這里又涉及一個“子非魚”的問題。
于是,我們的感慨,更多的,是為自己感慨,而富貴的狀態,我們是體會不了的。
歸根到底,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迷路者,每個人的路,都是靠自己深一腳淺一腳踩出來的。
02
福貴的一生,是明暗鮮明的一生,是一個由浪蕩子變為苦難的承受者的一生。余華處理福貴人生軌跡的手法高明,于時間處,幾乎不著痕跡,沒有拖沓之感,而對于苦難的描述,也采取旁觀的手法,不帶主觀感情色彩。
其實,這就是人生,一切的苦與樂,都被揉在時間里,自然而然地發生。
這是余華高明的地方,他說:“一位正真的作家所尋找的是真理,是一種排斥道德判斷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們有理由相信,余華理解了人生,而福貴,也理解了人生。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活著,就是生而為人,最偉大的力量?!八牧α坎皇莵碜杂诤敖?,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p>
當我們有一天真正看懂了《活著》,說明我們已經真正經歷了苦難,懂得了忍耐,扛起了責任,了解了人生。
也真正,成為了一個人。
03
終于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其實是時間。
時間可以創造一切,也可以帶走一切。福貴的財富、浪蕩,被時間一掃而過,福貴的親人朋友,也逐漸凋零在了時間里。時間把一個浪蕩子磨成了一個平和的老人,也把歷史和人類的傷痛,掩蓋在了深處。
這就是時間,仿佛風一吹,什么也沒有發生,但事實上,什么都發生了。
算起來,我們自己擁有的可以感受時間的時間,就是一輩子。一輩子說起來很長,但我們每感受一次,時間便會少一分;感受越多,說明我們所剩的時間也越少了。
所以成熟并沒那么好,徹悟更不好,因為我們付出的,是我們的時間和生命。
04
福貴的人生回憶錄,合起來是一部《活著》。而富貴,是一個可以真正看到自己過去,真正觸摸了人生軌跡的人。
能夠感受過去的人不少,但卻沒有人,可以真正觸摸自己的未來。因為人的一生,如行走在暗夜里,我們每個人,都是迷路者。
路上經常有幾盞燈火,時不時為我們指路;路上也經常有補給和陷阱,給我們帶來欣喜和悲傷;路上,也經常有同伴和領路人,在一段時間內,影響我們的選擇。
但生活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感受,太多的路,只能靠我們自己走。我們會借鑒,但我們更多時候在摸索,我們沒有具體的方向,一旦選擇一個路口,就必須面對前面的未知。
前方一直是漆黑的,看不見,摸不著,在死之前,我們都是迷路者。
而在死之前,我們能做的,只有活著?!叭耸菫榱嘶钪旧矶钪?,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05
現在的我,會畏將來,也會念過去,但我想,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人生。
生活是屬于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感受,而活著的最大力量,就是活著。
再一次看完《活著》,我只想認真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