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昏的黎明
01
四年前,我像許多大三的學生一年,面臨著同樣的選擇:讀研還是工作,工作還是讀研?
這個問題在腦海中不停的出現,反反復復,多少個夜晚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好像必須要在這二者之間做出一個決定,才能等來命運之神的公正審判。
事實上,就是如此。必須做出選擇,盡管人生的選擇題總讓人糾結和痛苦。
02
剛上大學那會,學院組織了本院系優秀學子分享會,那些入職大企業,去了北大清華等頂尖高校讀研讀博的學長學姐,給我們分享了在大學期間牛逼閃閃的經歷。
那時人還小,懵懵懂懂,參加這些活動也都是被迫去的。所以,心不在焉地聽完了分享,只是覺得參加了一場活動而已,并沒有在內心激發起對他們的崇敬以及就此樹立一心向學,做有為青年的遠大志向。
活動結束了,也就結束了,內心不曾泛起一絲漣漪。
轉眼間,迎來了大三第一學期,一種天然的恐懼感和莫名的緊迫感不期而至。
回望過去,除了參加了一些活動,拿了一點獎學金,當了幾個學生干部外,毫無任何突出成績。我去找工作,別人看得上嗎?第一次,我問自己,該何去何從。
在彷徨和迷茫,游戲和虛無中,一學期又過去了。我還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03
大三下,我決定了,早點工作。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去搏擊風浪,創造輝煌人生。帶著這個堅定信念,投入到了找實習的滾滾人流中。
智聯招聘、應屆生、中華英才、51job、海投網······那段時間,瘋狂注冊各個招聘網站,簡歷像雪片一般飛了出去,飛到各個企業hr的郵箱里。
在投了三四天簡歷,心志日漸消沉之時,郵箱里收到了某著名手表制造企業暑期銷售實習生面試的通知。那一刻,終于體味到成語——心花怒放的真實含義,原來感覺如此美妙。
我按著通知的要求,在指定時間到達指定地點,參加宣講會。兩三百人的報告廳密密麻麻擠了五六百人,而他們在全國才要20個人,這五六百人中估計不到五個人被他們錄取。找工作形勢果然嚴峻,新聞里說的史上最難就業季,果不其然。
在人聲嘈雜、悶熱無比的報告廳,忍著聽完hr長達兩小時的宣講后進入了面試環節。五六百人,一人一分鐘面試時間,一分鐘之內讓考官認為你有勝任這份實習的能力。
烏泱泱的隊伍,從樓這頭到樓那頭。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輪到我了,雙手恭恭敬敬地向hr擠上簡歷,然后就開始說,我為何適合你們這份實習。說完之后,hr一句回去等消息就把你打發了。
別人挑你和你上菜市場挑菜沒有兩樣。
此時,走出樓門,才發現天已經黑了,而為了這一分鐘的面試機會,已從中午等到了傍晚。
忍著饑餓,擠上回校的公交,看著窗外忽明忽暗的霓虹和川流不息的車輛,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如此卑微,和城里的流浪漢一樣。雖然,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大學生。
回校后,意料之中,收到了第二輪面試的通知,于是第二天又西裝革履,趕往面試地點。行走在七月的烈日下,汗如雨下。
就這樣,先后五天,五輪面試。不過,最后,我還是被刷了。
04
收到未被錄取短信后,我一個人在學校里走了幾圈,許多問題涌上心頭。
我真的差嗎?這份實習真的適合我嗎?我真的不讀研了嗎?······
人在遭遇挫折和困難時,往往會否定自己的能力,動搖自己的目標。
那天晚上,我一遍遍問自己,未解。
第二天,我到老師辦公室,值班一上午。坐在那的時候,我突然想清楚了。
為何我們老師在這樣揮汗如雨的天里,依然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涼爽,只用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就可以了。而我卻要裹著西服在烈日下,汗流浹背,只為找一份實習。
我不想這樣,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要成為我們老師,我要怎么做?讀研,只有讀研后,才有進學校的資格。
就這樣,我讀研了。
如今,我已畢業一年,也成為了我們老師那樣的人。
現在,每當別人問我為何讀研時,我總能想起那場等了幾個小時卻只給了一分鐘的招聘會,那個第一次感覺人生如此卑微的少年。
不想活的卑微,所以我讀研了。
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