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忙,不會讓我變得充實,做有意義而且自己喜歡的事,才會?!?/b>
? ? ? ? 在朋友圈刷出開頭的這段話,我匆忙的世界安靜了三分鐘,然后我開始意識到,我這么忙,有意義嗎?沒有。我充實嗎?不充實。感覺自己每天都有沒看完的書要看,每天都有實驗報告要寫,每天都有功課要復習,晨六點半起,在路上解決早餐,到教室馬不停蹄的準備英語等級考試,緊接著,上各種非專業或者專業,但是都一致聽不懂的課,一天的最后一節課結束后,又背著書包找個咖啡館趕作業或者看書。。。這么一看,“哇哦,學霸吧?”實際呢?渣的很。學習并沒有因忙碌而進步,生活也是一塵不變。
? ? ? ? 由于最近很多課聽不懂,而老師講課的進度又只增不減,大多數的課程都要在第九周之前趕完,上課跟飆車一樣,所以如上面所描述的,我好像必須忙,我總在很累不想堅持的時候告訴自己,最苦的時候,也許就是提升最快的時候,于是,匆忙又迫切的過著每一天,結果導致我最近負面情緒特別多,整個人變得很焦躁,漸漸地我發現,“現在正在提升”這種思想,我自己都不信了。因為,我學習,只是為了不掛科,為了那所謂的績點,如果不考慮這些,我學習的實質呢?我只能說什么都沒有學到,也沒有什么提升。
? ? ? ? 每天上一些與專業幾乎不掛鉤的課程,一門課程上兩節課差不多一個半小時,一堂課下來,能聽懂的內容太少,少到我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學費,當然,也有學霸聽得不亦樂乎,但那不是我,我智商不高,再認真,理解能力也實在有限。而那些專業課,明明很重要,卻又為了趕進度講得極快,反應的時間都沒有老師的一節內容已經講過去了,好吧,那就課后自己努力吧,可是課后,你的時間和精力還得多半分給那些非專業課,因為往往那些非專業課的學分也很高,所以,你必須保證不掛科。這一死循環,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習忙得團團轉,卻沒有效果。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這種教育模式,還真的是抹殺了不少人的熱情和才能。
也許中國的教育就是想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一個個的的全方面人才,想讓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開這個課,學那個課。而事實是什么呢?大多數學生,聽不懂非專業的課程,又沒有時間去研究自己的專業知識,還不能去涉足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于是,就變成了,“你不得不忙,卻并不充實”,很迷茫,搞不清自己在干什么,野心很大,而真正拿的出手的技能又實在太少,然后,浮躁,焦灼,最后,沒了熱情,隨波逐流。。。。。。
? ? ? ?我常常在想,與其這樣,還不如把那聽不懂課的一個多小時花在對你真正有用的地方,比如,這一個小時,一首本來不熟練的曲子可以變得行云流水;剛入門JAVA的小白可能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技巧;一張美觀細致的圖紙在CAD的操作界面上誕生;一份優秀的PPT成了你的得意之作。想一下,每天都花幾個一個小時去做這些能夠給你帶來你想要的提升的事情,是不是遠遠比你坐在教室里蒙圈一個小時有意義的多?因為你能夠投入到這些事情里面,所以你能更快學會某項技能,那么畢業之后,你的舞臺是不是也就大一些呢??? 四年后呢也許你已經參加了好多場商演,拿到了不少的回報,也許你已經可以勝任某個大公司的碼字大神,也許在你手里已經出了不知道多少張優秀的圖紙,也許你的PPT已經是boss眼中的藝術品。。。。。。也許你會說,這是不是有點夸大了,可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最起碼比你坐在教室里聽天書強。又或許你會說,我這是在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有功夫在這里說一些別人說爛的雞湯,還不如準備準備去考研呢。。。??墒俏蚁胝f,如果我繼續這樣得不到提升的學習,我可能畢業之后連一張稍微有點美感的PPT都做不出來。
? ? ? ? ?這些道理我們誰都懂,可是,我們中又有幾個人能逃出這個迷宮呢?我們還是得定時定點的上課,還是得按時交作業(即便有時候是你抄的),還是得為了幾個績點而埋頭學一些自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這就如同一場夢魘,你明知道這是場夢,卻又沒辦法不去感受那種真切的恐慌。至今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現在這種迷茫焦躁和矛盾的狀態,過完這個年,我就整整二十歲了,我很慌張,因為我覺得我目前所掌握的東西,還不足以讓我擔起“二十歲”這個名號。
? ? ? ? 我知道我的慌張很大程度上是我的不勇敢,我沒有辦法放棄一些常規的東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這樣真的會生活的比較郁悶,相反,那些很果斷,有想法又有勇氣的人,他們的生活真的比我們這些“被迫服從”的人有趣生動的多。有個朋友國慶期間做了一個很搖滾范的發型,現在好多人看她都跟看異類似的,可她完全視為不見,有天我問她:
“怎么突然想做這種發型呢?”
“其實不是突然吧,想了很久了。這是我二十五歲前的第一個夢想,算是完成了。”
“不怕別人說嗎?”
“剛開始的時候也怕呀,當別人用那種眼神看你的時候,覺得好失落,但是后來我覺得,沒關系的,別人不理解是別人的事,而我自己不能留有遺憾,現在已經二十歲了,還有五年我們就真的只能為生活世俗奔波了,那我二十五歲之前如果不完成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這一生是不是過得有點太沒意思了?二十五歲前有五個夢想,我要一個一個去完成”
我看了她的理想備忘錄,最后一個是去肯尼亞看角馬。。。僅此而已。。。
? ? ? ? ?她想做的事,很簡單,但對我的觸動真的很大,因為,這些如果讓我去做,我肯定連第一個都完成不了。你看,也許這就是我現在這么迷茫的原因,心里東西太多,又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去邁步。
? ? ? ? ? 前陣子和媽媽交流,媽媽說我就是想得太多,給自己找煩惱,可是我覺得,一個二十歲的人,如果面對人生,連這么點思考都沒有的話,那和混吃等死有什么區別。我媽說我就是二十歲,年輕不成熟,自命不凡。我承認,我是有點自命不凡,因為我不覺得媽媽口中所說的“畢業以后考公務員”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在一個原本應該去經歷的年紀就開始回憶。我想去做自己能夠投入,并且能給自己帶來我想要的回報的東西。那么,如果不想讓人生還沒開始就已成定局,就真的應該做點什么了,做點能讓自己充實的東西吧,總好過碌碌無為最后怎么老的都不知道。
? ? ? ? 不管怎么樣,把我想做的寫下來,也許能有效消除一些對于碌碌無為的憂慮,減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懷疑吧。特別是對我這種好像有點理想,但又一腦門子功名利祿的人,也能在欲望反復的空隙之間得到一些喘息。
1. 盡量在剩下的三年半時間里拿一些自己需要的有價值的證書
2.這三年半保證不掛科的前提下,掌握CAD,手繪,Photoshop,PPT技能。
3.如果可能,學習平面設計和室內設計。
4.這三年半盡量多走一些地方,多經歷。
你看,我越來越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迷茫浮躁了,因為,我就是個沒有情懷的世俗之人,包括我的夢想都是不合格的,沒有“夢”,只有“計劃”。如果這些都能完成,那么我有一個真正的夢想,
5.畢業之后要去蹦極一次,體驗一把死過的感覺,然后我想重新睜開眼睛活著,活得理想主義一點,能不要這么現實。
? ? ? ? 這篇文章呢,只是這段時間的一些思考,負能量比較多,很抱歉把負能量帶給讀者。但也許你可以把我當成反面教材,然后審視一下自己。希望每一個看完這篇文章的人,能在嘈雜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然后為了自己而忙碌,忙的有意義,有價值,也許那才是充實的人生,那才是你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