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 多云 ? ?星期六
今天周六,又到了去學校看望孩子的日子,高速、大橋通了,就去,不通就不去,做好兩手準備。
其實每個人每一次做好的兩手準備里都有一個是滿心期望的結果,另一個身不由己無能為力的無奈順從和屈服,是備胎。
真好,我們祈望的結果終于出現,九點多,陽光有些明朗,加速了冰雪融化的速度,車子順利從北入口上了高速,路面干凈,潮濕泛著令人舒服的青色,陽光下的高速路能見到的遠處還有似有若無的淡霧縹緲,一路,看過點點白雪的山,矗立的高樓,穿過雄偉的長江大橋,終于又到魂牽夢繞之地。
站在文鼎樓的后面等著兒子,高樓的背陰處,冰凍未解,踩上去咯吱咯吱,我在立身的方寸之間,一邊踩著雪,踏著冰,一邊望著樓道口,想象著兒子今天會穿哪件冬衣,就是這個地方,這個出口,五個月的時間里,從短袖,到衛衣,到沖鋒衣,到薄羽絨服,今天是那件新的長款羽絨,此刻應該是今年最冷的時候吧,時間匆匆,在孩子的衣服上劃過,在我們的視覺里溜走,站在花磚的一地殘雪里,冷風襲人,我拉上羽絨服的帽子,等在中,我竟然覺得這些本來陌生的雪和紅磚草木,樓宇,道路是那般的親切,因為他們構成了兒子每天生活的場景,他們一定聽過孩子們或匆匆或舒緩的腳步聲。
時間到了,兒子來了,這次我們在一樓,就單純的三個人一起,在偌大的人聲嘈雜的食堂坐成一個小小的空間,一家人的午餐時光,短暫、安靜、純粹,無人打擾。
今天兒子不用趕著去排練,不用上樓安放我們帶去的東西,所以時間寬松了許多,冷風中,我們依然走向操場,不見了那些次燦爛的眼光,紅的跑道,綠的足球場,片片殘雪藕斷絲連,暫時拋開學習和工作,我們散心似的一遍遍把腳印印在不太厚但仍舊干凈的白雪上,清晰和腳印記下了此刻——2018年元月六號,我們曾經一起漫步在這里,沒有叨叨的說教,沒有事無巨細的叮囑,一個學期的成長,孩子已經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里,知道如何進行每一天的學習,深諳班級學校的生存之道,我們多說無益,我們心照不宣,不遠不近地相伴前行,一會他在前在后,一會他在左在右,不管是怎樣的排列陣形,我們都是一個深深相牽的共同體,一起走來日的路,一起迎接每一個明天。
快了,不足一個月,便可以結束這一個學期的生活,期末的沖刺里,一定會深陷題海,一定會疲憊,一定會有偶爾的苦悶,但是在集中復習的日子也一定會提高成績,面對他所有的經歷和情緒,我們只有從心里默默地鼓勵和祝福。
兒子回宿舍的時候想捕捉一下他的背影,但是他走得太快,寒風里手機反應太慢,沒有拍到,但是那扇兒子走了無數遍的宿舍樓大門藏在了手機,每每看著,似乎就能想象出他走出來或是進去的樣子,希望他的每一次出出進進都能好似陽光燦爛,風輕云淡。
回到家,到小區門口的理發店做護理,護理中,店里的音響里放出了熟悉的歌曲,是趙雷的《成都》,也是兒子喜歡并彈唱很好的歌曲,倏忽間竟然分辨不出是誰的聲音,于是又傷感地計算著,還有五天,就是孩子的歸期。默默念著——
月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