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朋友送我的,在一個普通的周六晚上6點。或許是緣分吧,許久不聯系了,突然微信我說,還沒有忘記一年前的約定,這本書他答應他伯伯寫好以后送我。其實,他還記得我,記得在文匯路盡頭一家重慶面館里朋友之間的約定,是令我感動的,“不聯系,不等于不惦記”。
所以這本書,似乎又多了一些東西在里面。不管作者寫的是什么,我都帶著溫度去讀他的文字,內心也是很暖。我喜歡這個書名。
這是本散文集,每篇都是生活中的瑣事或周圍人的故事。看完之后,感覺像跟一位長者長談了許久,也像跟生活談了很久,聽了好多故事,領略了長者豐厚的人生經歷,結束之后,心又放緩了。
有一些零星的小感想和小收獲整理如下。
書里有很多真實、平凡的人。生活不易,不是所有人都出生在優越的環境里,總是會聽到身邊的人說,學校里哪個男神或是女神太厲害了,對,我從來沒聽誰談論誰很失敗但是過得不容易。這也無可厚非,只是自己突然明白,快樂地過,很好,悲傷的過,也沒問題,只要自己能完全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總是會有光明和溫暖在身邊。
知己難得。當一個人每一句話都能感同身受的時候,那個人會是生活中的一道光。
有千萬種生活方式,我也可以去選擇自己的那種。心里的小愿望是充實豐富而又輕松簡單,和心愛的人過安定、沒有太多羈絆的生活。
對于企業,因為作者事業的原因,談生活軼事的同時總是規避不了這個方面。學的最多的是人文關懷。其他的很多見解我也有贊同和質疑,留待思考。
一個人的時候,電視里還有深夜劇場可以陪你到天亮。
“窮在街前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走了好遠,最想到達的地方卻是家鄉。而兩年前,我一定說不出這樣的話。
最后喜歡作者樸素的文筆。感謝真誠的言語告訴了我這么多好看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