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文學專業的,大學老師說過,學文的人是當不了作家的。之前我想創作的熱情就被澆滅了,我喜歡女性作業家特有的文風,也想寫出驚世駭俗的作品。偶爾,想沖破老師的權威,拿起紙張和筆準備寫一部偉大的作品,只寫了一個提綱,細節構思時很痛苦艱難,終于,太監了。
再也不敢信誓旦旦地拿起筆,去創造什么“偉大”了。好嘛,寫不出來就去讀嘛,先找到一個書單,然后,一本一本地找來讀,找書的過程中,我發現:看書也需要緣分的,能碰到哪本書,正巧你也想看這本書,就是與這本書之間的緣分。中國的、外國的,遇到哪本想看的就拿去看啊,哪有那么多的拘泥。
我最喜歡看名著小說,上大學之前,我接觸較多的是四大名著,也沒有細讀,覺得名著就是枯燥無味,就是陳詞濫調,就是厚厚的一大本,堆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在老師的極力推薦,以及命令下,我讀了路遙的《人生》,讀了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讀了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漸漸的愛上了讀名著小說的趣味。覺得讀小說就像啃饅頭,一口一口咽下一段一段,一個饅頭好比一章,一章一章讀完,就吃完了一頓飯,肚子也開始變得飽滿。
曾經試圖創作未果后,我便放棄了這個想法,似乎也覺得老師的權威不可侵犯,便不再去想。不過,寫日記的心還是有的,我又在日記的扉頁上,寫下"一定要堅持下去啊!"這樣的話。也是寫寫停停。到現在還時時拿出日記本,卻也有大半年的時間,不著一字。
前幾天,參加了一門線下課程,留了三次作業,其中有兩次要講自己寫的文章。寫點什么呢?我二十多年來,一直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又有什么好寫的呢!想來想去,靈機一動,寫《家鄉的味道》吧,把我記憶中,好多好多,一想到就流口水的美食寫下來,好,就這么定了!我拿起筆,開始寫,思路遇阻,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呢?怎么描繪這個美食呢?怎么描繪這個美食的生長環境呢?寫,想,詞窮。寫出了不多的字數,完全不能表達出,我記憶中美食的樣子!我自責,我痛恨自己!為什么,我寫不出來呢?曾經我也有創作高峰啊,寫日記也寫了六七頁呢!我不喜歡這種,提筆沉思而不得的感覺!我討厭如此!
如何改變呢?怎么做?寫不出來偉大,就寫平凡啊,也不要什么也寫不出來啊!就在這時,我看到了筆耕不輟的推送,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在哪關注的她了,我想報名,又猶豫不決,從來沒有參加過線上的課程,能堅持下來麼?有效果麼?容易操作麼?一系列的疑問。又想,不就21天嘛,沒關系的,不長!肯定會有收獲的啊!學點新知識多好啊!結識一群熱愛寫作的人也不錯啊!就這樣,我報了名!
聽了一次課就是開學典禮,覺得很有意思的創意,這節課點出了我的兩大問題:第一點,不要想著寫出多么偉大的作品,而是想著寫出世界上最爛最爛的垃圾!第二點,改過來晚上寫作的觀念,晨起寫作,已經開始行動啦,比如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