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最先把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并稱為“巨富長”的,看起來好像有點污,又似乎和“高大上”多少有點關(guān)系。作為從靜安寺到衡山路的必經(jīng)之路,我已經(jīng)變花樣壓過多少遍。逛過的下面這些店,它們一點也不巨,也不需要你很富,你只要擁有一雙可以走很長馬路的腳和一張可以吃很多東西的嘴,萬事俱備。
巨鹿路
677號
La Mer Cafe瑪赫咖啡
咖啡館開在作家協(xié)會旁邊,老板娘本身也是一位作家,店內(nèi)布置充滿了文化氣息,連菜單首頁也是散文:《我想知道你的故事》,自然而然館兒也成了文學(xué)迷們尋求與偶像相遇的最佳場地。燈光不夠明亮,適合吃吃茶點、劈劈情操,而需要閱讀的客人選擇在窗邊借光似乎更有情調(diào),正餐時間還有西式簡餐供應(yīng)。
828號
渡口書店
從同一扇門進(jìn)去,一邊是有腔有調(diào)的服裝店,一邊才是被貼滿“文藝”、“清新”、“小眾”標(biāo)簽卻低調(diào)內(nèi)斂的渡口。其實,渡口應(yīng)該被叫做書店中的買手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臅堋⒎倍嗟念悇e,都來自店主的精挑細(xì)選。作為上海獨立書店的先行力量,渡口販賣的不是一本本好書,而是書與人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也是純粹的閱讀態(tài)度。
901號
MR PANCAKE House
作為一家開在巨富長的西式簡餐店,潘尅克先生一點不貴。這地段,這味道,再加上這分量,差不多三個人點兩份套餐就飽腹。看著各種jam/cream在剛剛出鍋熱氣騰騰的煎餅上,吱紐吱紐地邊滑邊消耗著自己的身體,最后再殘忍地切開它們、吃掉它們,喜歡這種有點變態(tài)的暢快感覺的只有我一個人嗎。
富民路
24號
Uncle Toast-吐司大叔
這家海賊王主題吐司店是否就是傳說中的烘蛋森林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招牌海賊王總匯有4片面包,其間3層分別夾著金槍魚醬、魷魚蔬菜、雞蛋培根,一口咬下去一點不漏也是本領(lǐng)。想要吃得優(yōu)雅還是點份蛋餅比較保險,再點杯佐餐奶茶,面朝落地玻璃窗坐著,哪怕是延安高架下的小食小店也能吃出小優(yōu)雅。
51號
柒壽司
上海的日料店太多,壽司專門店也太多,靜安寺便是集中地之一。柒一共三家分店,靜安寺地鐵站兩端各有一家。上班路過它時它的門口放著當(dāng)天采購的一包包食材,到了下班便人聲鼎沸。不像火鍋、燒烤,壽司沒有濃郁味道,走過路過也不會因為嗅到而饞,但是不小心看到柒一盤盤壽司的可愛模樣想必也是想來一份的。
83號
DR BEER
據(jù)說還有姊妹店“DR WINE”,但是作為一只啤酒鬼,我只去過啤酒先生家。家里的招牌“五小杯特釀”,我還沒有品嘗過。只記得當(dāng)晚隨同行者從室外遷移到室內(nèi)的時候,自己的一大杯啤酒就只剩下一個大杯而已了。啤酒我說不上好喝,我也永遠(yuǎn)不會覺得香煙好抽,這種事情只是在對的時候和對的人做能給自己對的感覺罷了。
158號
Q太郎
身在美食多發(fā)地的上海,有一家店能讓你反反復(fù)復(fù)去,一定是有什么東西為你所中意。比如Q太郎禪味的門臉、窄小的吧臺、面朝工作臺爐火花開,以及身為一家名字是拉面店的店,烤串烤得很贊是什么鬼。你盡可以效仿五郎的吃法,讓服務(wù)生給你青椒包肉串吃。比起古北的日料店,靜安的就是三字兒:人情味兒。
183號
MISS 春川
連吃幾次都沒有吃對東西,終于在上次點了春川雞鍋。說韓國料理,嘗試過肥腸鍋之后對雞鍋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畢竟我是愛雞之人,而無論是配啤酒還是配年糕的炸雞都吃不過癮。春川雞鍋上了,除了其中胡蘿卜太多太碎之外,竟然沒有什么毛病。店內(nèi)不間斷放著韓綜或韓劇,會說韓語的老板娘們也夠美夠溫柔。
291號
路邊灘StreeTHAI
每每說吃“路邊攤”的時候都會有人誤會它就是馬路邊上的小攤,而其實它卻是樓里的不算小的店。雖然是泰國料理,但是某次誤打誤撞吃到的川味水煮魚卻成了最愛,而每次必點的豬頸肉也是港味,還真不倫不類。更不倫不類的是餐具,宜家碗盤沒有什么,筷子必須給一支紅一支橙,身為處女座必須和身邊人換換才好用。
長樂路
325號
韜奮西文書局
大學(xué)時候來上海就馬克了一堆馬路一堆書店,一個個簽到完成,而對這家外文書店里面的印象卻并不深刻。但是從外面路過的時候,白天美得不明顯,晚上都會被兩層落地窗中透露出的燈光美瞎。這種在服飾購物中的閱讀氛圍比較特別,我沒有在書店閱讀的習(xí)慣。還好沒有這個習(xí)慣,讓我沒有遭遇過點評中的漢奸式服務(wù)。
352號
十面歡騰
還是大學(xué)來上海的時候,同時也馬克了各種面館。當(dāng)時十面歡騰叫“十面埋伏”,看了看膏蟹湯面的定價沒有舍得點,點了份蟲草花燉雞面。碗大如盆,湯頭濃郁,面條勁道,這些好像是面館應(yīng)該做的。而當(dāng)時不像面館的是,白墻上的照片墻,木頭架上的綠植,裝修如同文藝清新咖啡館,雖然現(xiàn)在這種店早已經(jīng)泛濫。
746號
合眾書店
上下班路過它的時候它總是不在營業(yè)中,好容易有次工作時間走過便進(jìn)去瞧瞧看看。這里是私立合眾圖書館舊址,不知道這里從前的模樣,反正現(xiàn)在不大的店面一大半都是連環(huán)畫,更像是各種新新舊舊連環(huán)畫收藏館,有的用塑料包著,有的用精致的盒裝,復(fù)古氣質(zhì)和文化氛圍盡顯。不過依然不能免俗,門口還是秘密花園。
764號
弄堂小吃
與它初相見,我并沒有抱多大期望值地點了一份正常的辣肉面,未敢想它的一碗辣肉面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我的味覺上限。這才細(xì)細(xì)打量這小店,名字夠樸素,屋里屋外桌子椅子夠干凈整齊,老板不知是誰,反正老板娘總是笑著不由自主地講著上海閑話,十足的弄堂氣氛。后來還來吃過火鍋,味道自然不比火鍋專門店,但是氣氛夠了。
920號
PHOCO越南小館
對越南菜從未有過研究,無非只是知道“PHO粉”罷了,其余根本無法從東南亞菜中把它區(qū)分出來,所以對這家小館的味道無法評價,只能說稍微有點吃不慣但是又有點好吃。選擇這家小館是因為環(huán)境,未能訂到屋外的玻璃棚,而是坐在屋內(nèi),看著身穿當(dāng)?shù)胤椀姆?wù)員來來往往,甚至聽口音也仿佛自己置身域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