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自我提升計劃--心理學(4)

這是《社會性動物》(作者 阿倫森)精讀版的閱讀筆記。Day-4/6。

回顧昨天記住的:這是有趣的世界,對我們影響有時非常微妙和不易察覺,一部電影,一個短視頻,一個新聞報道,一本書,一個人。他們提供的信息不盡相同,初衷也不同,但最后都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Topic 1:我們是理性人嗎?

1、不是。

2、理性思考兩個重要前提:1)得到的信息是準確的;2)擁有足夠的處理信息的心理資源,能理性的信息并得出結論。

Topic 2:偏差來源——事物呈現方式。

1、所有的判斷都是相對的,我們的思考往往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

2、對比效應大概也可以稱心理錨定吧?;蛘呤窍热霝橹鳌>褪钦f我們對選定對象的評價,取決于它與什么東西相比較。

3、啟動效應。我們在解釋當前的社會事件時,最近出現過的或者頻繁被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現在腦海里。我們一些平時不曾注意的線索,能夠在暗中影響我們對他人行為的判斷。

4、決策框架設置。同樣一件事,因為我們天然討厭損失,不同的措辭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也可能我們問題輕信某些斷論,不去理性思考。

5、首因效應。引起首因效應的原因一是心理定式,二是注意力減退,被其他更多的信息干擾了自己的判斷。

6、稀釋效應。中性的或者無關的信息,會弱化我們的判斷和印象。

Topic 3:偏差來源——思維捷徑。

1、我們通常認為,同類的產品,價格相對高的品質一定好。即我們關注某些對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的特點,并由此推斷它的其他特性。

2、易得性。我們做判斷時,常常會參考最容易想起的具體事例。

3、好惡態度。態度包含了情感和觀點,我們進行判斷時,對判斷對象的好惡會影響我們的評價。

Topic 4:偏差來源——錯誤分類。

1、自證預言。好的大多數不靈,壞的靈。符合墨菲定律。

2、虛位關聯。我們常常錯誤地認為,兩種對象之間必定存在某種聯系。

3、內群體-外群體效應。群體的認同與對外部群體的看法會影響你的世界觀和決策。

Topic 5:偏差來源——重構記憶。

1、記憶并不靠譜或并不是事實。事實上,記憶是一個重構過程。記憶并不記錄客觀事實,而是在生活中不停地被過濾和改造。

2、我們除了對突發事件的記憶可以被重構,我們對對過經歷的事情的記憶,也會出現嚴重的歪曲,以便適應我們對自己的整體印象。一致性傾向?在起作用。

Topic 6:偏差來源——證實假設。

1、我們總是試圖證實自己的假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

2、一旦我們已經形成某種認知,之后我們就會盡量保證這認知不被打破。

Topic 7:偏差來源——尋找原因。

1、如果一件事情發生了,我們總是希望知道原因。

2、錯誤歸因,我們在描述和解釋社會現象時,更易將其歸因于個人的性格和態度,而忽略情境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3、行動者-觀察者偏差。行動者傾向于將自己的行為歸因于環境,觀察者則會將行動者的行為歸因于個人特質。

4、自我中心思維。大多數人傾向于把自己視為事件的中心,夸大自己對事件的影響。

5、自利思維。將成功歸因于自己,將失敗歸因于環境。

Topic 8:偏差來源——態度和行動必須一致嗎/

1、我們在觀察他人時,習慣將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個人特征。

2、持久的態度和信念能逐漸改變行為。那些相信自己能夠促使好的事情發生的人,更可能努力并堅定地實現目標。

今日小結:我們很難做到理性思考,因為人類是認知的吝嗇鬼,總是喜歡或不自覺的走捷徑。

Keep going.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投資心理學 (...
    小龍脫口秀閱讀 5,373評論 0 30
  • 這是《社會性動物》(作者 阿倫森)精讀版的閱讀筆記。Day-3/6。 回顧昨天記住的:從眾可能是為了獲得同伴認可和...
    丨張偉丨閱讀 280評論 0 1
  • 宋陽 那年冬時,雪勝梨花,鋪滿了阡陌,看不到世上人家。煙雨江南,如夢似幻,銀雪鋪滿石階,靜謐黃昏,重門深掩,...
    螢窗細語閱讀 462評論 0 0
  • (一) 錢文友是小鎮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任誰說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原因無它,鎮上的人多半都是他的學生。是的,錢文友是...
    pan朵閱讀 520評論 0 5
  • 姑娘真的很傻以為別人對他好就是喜歡她,我問她什么是喜歡她卻說不出個所以然。經歷太多的喜歡,姑娘漸漸明白了什么是喜歡...
    小九九呀閱讀 25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