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譽
01
三的學妹跟我吐槽,她說:“姐,我馬上就要畢業,但是我不想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但是其他行業也沒有方向。看著別人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我好著急。”
“大學同學有人成為實驗室大神,有人立志考研,就我無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玩也玩不踏實,學也學不進去。”
我聽了她的話,反問她:那你現在每天在干嘛。她支支吾吾地說:“沒事干,除了上課就是睡覺。其實主要的,是我不知道該干嘛,要是知道方向我早就去做了。”
其實不是你迷茫才不去做,而是你不去做,才覺得迷茫。
問一千遍我應該干什么,都不如自己去嘗試一次。
記住迷茫的時候千萬不要原地不動,行動起來,哪怕去試錯。誰不是經過一次次的嘗試才逐漸理清自己的方向。
你哪是迷茫,你是太懶了。
02
這讓我想起我的同事,一個文文弱弱的小姑娘,她是我們公司的程序員。當時就特佩服她,感覺一個小姑娘做編程挺厲害,可聽到她的故事時,我更加驚嘆不已。
她大學的專業既不是工科也不是理科,而是護理。大三時去醫院實習了一段時間,每天重復枯燥的工作讓她厭煩。
最要命的是醫院經常熬夜,長時間的熬夜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她的身體出現了狀況。
她說,有一段時間,每天都特別難受,頭發大把大把地掉,晚上睡不著,半夜盯著天花板發呆。早上醒來就先發會而呆,天天發愁:哪個工作適合我?我該怎么辦?
不想以后一直干這樣的工作,但是又不知道方向在哪。
實習期結束后,她自己一個人來到北京,瞞著家人,貸款報了一個學習編程的課程,打算做一名程序員。可是一個文科生在完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從零開始學編程,困難可想而知,在學習的過程中曾幾度崩潰。
可每每想到醫院的枯燥生活,就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經過4個月的學習,慢慢懂得多了,也能夠獨立完成一些模塊的編程功能。再到后來找到了新的工作,工資翻了好幾倍。
相反她的同事,除了每天跟別人說八百遍我要離職,就是在朋友圈吐槽工作又苦又累。可是一年過去了,還賴在原單位。
有人說: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原地踏步只會更加迷茫,唯有有行動起來,不斷去嘗試,去試錯,才能走出困境。
03
大學時的學長,24歲的他已經是公司的CEO。可是以前,這樣的成就他連想都不敢想。記得有一次我去采訪他,才知道了他的故事。
在大學里他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每天不是參加比賽就是去參加比賽的路上。
雖然對于以后要干什么,他也不知道,但是他說,不管以后從事什么樣的職業,讓自己變得優秀從來都不會錯。
舍友還在睡懶覺的時候,他已經早早起床,練習口才,學習英語。每天都在奔波,參加比賽,主持活動,沒有停止過努力。
前幾年,互聯網剛剛興起,他感覺機會來了,于是試著做起了互聯網創業。拿著自己的項目參加了互聯網創業比賽,在省賽中獲得特等獎,同時還獲得了100萬的天使投資。
他說自己曾經也迷茫,看不清未來的方向,創業也只是機緣巧合。
寒暑假其他同學都回家,只有他找了一家公司實習,在實習地過程中受到一些啟發,看到了商機,于是決定試著自己創業,一路便堅持到現在。
然而創業的路也并沒有那么順利,曾經不知道推翻了多少方案,才一步步走到現在。
畢業那天他的公司正式成立。然而好幾個舍友卻因為沒有過硬的能力和好的學歷,有的去電子廠工作,有的回家待業。
大學就像一場比賽,給你起點與終點,所有的路自己摸索。四年后,有人依然在原地踏步,有人卻已經遙遙領先。
因為有人迷茫的時候一直在尋找方向,有人在等別人指導方向。所有的迷茫都是因為不愿去做,因為害怕失敗。
04
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覺得迷茫,牛人也會迷茫,只是他們在快速行動,不斷消除迷茫。其他人卻一直陷在迷茫中,每天嚷嚷著,我好迷茫,卻從不愿意去做,然后陷入迷茫的死循環,越陷越深。然而他并不知道,當試著向前走幾步時,情況就會截然相反。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那就向前多走幾步。
當一個人失去目標時就會感到迷茫。我們總幻想有人會為我們指一條明確的路,告訴我們應該怎么辦,可是根本沒有。世上能帶你走出迷茫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