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臍帶繞頸”總是不經意從某位寶媽口中蹦出來,大家都知道臍帶繞頸會對胎寶寶的健康和分娩造成一定的危險和難度,但因為腹中的胎兒在子宮的活動比較自由,我們在外部很難進行控制,也沒有什么特效的糾正方法。但只要準媽媽們定期做好檢查,日常做好胎動監護平時做一定的有氧運動,還是能夠很好的預防與改善的。
其實臍帶繞頸的原因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單,醫學研究發現臍帶繞頸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三個要素有關,但是具體來說可以簡單概述為以下3種原因:
1、準媽媽子宮內羊水過多,腹中的胎兒方便“折騰”,從而導致臍帶繞頸。
2、與胎兒連接的臍帶太長,也容易發生臍帶繞頸。
3、腹中胎兒發育不良造成體重過低或是體型較小,相對來說活動空間較大,胎兒活動時容易導致臍帶繞頸。
其實臍帶繞頸的危害與影響不止大家所了解的那么簡單:
臍帶纏繞對胎寶寶的具體影響,與纏繞的周數及松緊度、臍帶的長短、羊水量四個因素有關。
正常的臍帶長度是30公分左右~70公分左右,一般情況下臍帶都是是50公分左右,正常情況下也是50公分左右。
一般來說,腹中的胎兒臍帶纏繞一周或者是臍帶搭頸,因為臍帶纏繞及壓迫程度比較輕,通常不會對胎兒造成大的危險,只要發現胎寶寶繼續在活動,準媽媽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孩子他還是有可能自己繞開臍帶的。
生產之前如果仍然還有纏繞的情況,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再謹慎做決定,畢竟生產本來就有很大的風險不允許有太多危險因素存在。
如果胎兒臍帶纏繞的周數較多或者壓迫的程度較重,很可能影響臍帶內部血流的流速,從而影響到胎兒正常的新陳代謝,繼而導致胎心減慢變緩的情況;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致使胎兒缺氧甚至死亡,因此處理起來較為被動和棘手,遇到這種麻煩情況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再做決定,如果有需要最好留院觀察。
如果臍帶繞頸兩周或者更多,或者同時有繞腿、繞身的現象,那么胎兒就比較危險了。可能就要及時采取剖腹產分娩。
如果真的發生臍帶繞頸不必太驚慌,臍帶繞頸每個準媽媽都會遇到過,只是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罷了。預防臍帶繞頸不妨參考一下以下四個小建議:
?
1.密切注意胎動,掌握胎兒的健康狀況
胎動是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胎動正常表示胎寶寶在準媽媽們子宮里很安全。一般情況下,在懷孕28周以后,準媽媽可以開始定期數胎動了。
胎動的計數方法為:每天早、中、晚各數一次,每次1小時;3次相加為3小時,再乘以4,為12小時。若胎動計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若<10次/12小時,提示胎兒缺氧,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避免不必要的危險。有的時候有些胎動是感覺不明顯的,或者孕婦不去特別注意它的話,也是會感覺不到的,而誤以為沒有胎動。
如果胎動過頻或者減少,則表明胎寶寶可能會有危險,尤其是胎兒有臍帶繞頸情況的時候。因此,準媽媽應該密切關注胎動,一旦發現異常,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確認一下。
2.注意保持正確睡姿,從外部來減少臍帶繞頸的發生概率
準媽媽們最好還是左側臥睡,一方面是因為左側臥睡能減輕子宮對準媽媽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流到心臟的血流量;另一方面是因為懷孕晚期準媽媽的子宮一般朝右旋轉,左側臥睡可以改善子宮右旋轉的程度,由此減輕子宮血管張力,增加胎盤的血流量,使寶寶能有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給。
3.定時做好檢查,把握胎兒最新動態
到了懷孕晚期,準媽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產檢的頻率最好稍微增加一點,并且要注意對胎心的監護,以準確了解胎寶寶在子宮里的情況。如果胎心的頻率出現異常,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有臍帶繞頸的現象。如果檢查確定有,那么準媽媽更應該注意胎心頻率的變化。。
4.輕微的有氧運動即可,盡量不要劇烈運動
如果胎寶寶有輕微臍帶繞頸現象,建議準媽媽不要過分擔心了,腹中的胎兒還是有可能自己繞出來的,準媽媽飯后或者平時做點有氧運動即可。像散步瑜伽之類的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盡量不要有劇烈運動,或者是猛然間變換體位,以免造成腹中胎兒的胎動過于頻繁,加劇臍帶纏繞的程度。
孩子是我們做父母的心頭肉,即使還在準媽媽肚子里還沒有來到我們身邊,我們依然很愛他。準爸爸準媽媽們在孕育的中晚期一定不要大意,臍帶繞頸雖然不是大問題,但依然很麻煩,請各位準媽媽多加注意留心一下,盡量避免這個麻煩問題。(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