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獻給戀愛中總是迷茫的人。
有一種人,不管在戀愛方面有沒有經驗,都會碰到這么一個共性的問題,在曖昧期或戀愛中時常感到不知所措。
他們對兩性關系的處理感到不適應,他們無法判斷對方的行為是不是正常的,他們也無法判斷自己的反應是否恰當。他們想做更好的自己,想給出更好的自己。他們會聽很多的規勸、教導,知道很多道理,但道理指導不了實踐,于是他們迷茫了。
很多女生從小被教育這么一個道理:不能老花男朋友的錢,不能老是依賴人家,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到時候想分手都分不掉。
于是她們在克己復禮的同時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男朋友平時對我很好,什么都愿意為我做,但不愿給我花錢,這是不是正常的?
跟男朋友在一起時都是AA,甚至我出大頭,他過生日時我會送禮物,但是我每次過生日時他都會提前跟我鬧別扭吵架,借機賴掉禮物。時間久了我覺得不平衡,提分手時,他說,女人就tm現實。難道我做錯了嗎?
提煉一下,他們經常問的問題是:這種事情是不是正常的?我覺得不舒服是不是合理的?到底是誰的錯?
現實中,他們大概率會碰到這樣的回答(尤其來自伴侶):這事很正常,是你太敏感。
于是,單純善良的他們會發自內心的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導致了這些問題,要改的人是自己。
他們是虔誠的人,也是迷茫的人。
擅長自卑的人,心里空蕩蕩
前面說到他們既虔誠又迷茫,跟他們了解的更深入些,你會發現他們經常挑戰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的感受貶的一文不值,把別人的感受當做優先照顧的對象;他們習慣性的犧牲小我,服從多數人;他們擅長自我催眠,在自己感覺被忽視的時候告訴自己,不是他不愛我,是他太有上進心以致于忙到,在一個城市里也只能一個月見一次。
他們是了解自己的人,知曉在委屈到來的時候,心會受傷,但還是忍不住替對方的狡猾開脫,對,因為他們的善良而欺騙他們的人就是狡猾。
他們為什么不能堅守自己的感受?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
我在網上看到這么個事,有個女生,在男朋友不斷滲透邊界控制自己的時候,忍住不爽的感受,來發問,男朋友這么做是正常的嗎?
我想說,干嘛要那么在意外界定的規則呢,沒有人能夠正確完美的定義邊界長什么樣,她在用別人的規則約束自己,如果她得到的答案是,這種情況很正常,她會怎么辦?我猜,她會繼續委屈自己,繼續妥協,使勁的縮小自己的邊界,再一次放低原則,任由對方侵入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僅僅是因為別人告訴她,她以為的被侵犯邊界,其實是正常的,不要大驚小怪。
這樣做,值得嗎?
為了別人的規則,放棄了自己的感受。
更令我難過的是,她都不知道她要遵守的規則長什么樣,所以她迷茫了。對于一個要遵守規則的好孩子來說,最糟糕的情況莫過于,規則是啥不知道。
就像是從小被拴著繩子吃草的小牛一樣,繩子去掉了,不知道該怎么吃草了。
身體長大了,但心里依然渴望有根繩子,指導自己,哪怕自己的感受是不舒服的。
“懂事”如同生孩子,需要雙方努力
內心沒有規則到處找規則的人,就是害怕出錯的人,他們不光迷茫,還惶恐,因為從小被立了太多規矩,現在碰到談戀愛這樣私密的親密的事,會不知所措,會惶恐。我很怕他們的單純會被利用,如果碰到好的另一半是幸運,但一般會提問各種困惑問題的,大多碰到的是對他們不那么好的另一半。
他們在遇到不好的對待時,太容易懂事,會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搪塞。比如,一個談戀愛期間的男女,在一個城市里一個月只吃頓午飯匆匆又散了,女生很乖巧的體諒對方工作忙,但是在她跟我們訴說的時候,在場所有男士都紛紛搖頭,大家不好意思點破,只有一個男生站出來直言他可能沒那么喜歡你。
一開始,她在使勁的否認,舉例跟我們說男朋友每天工作到多晚。。。我從她的否認中看不到男生多么有苦衷,我只看到女生有多么傻,也許對方給她洗腦太深,深到她已經自我催眠了。
男生女生,你可以懂事,但別只要求自己懂事,親密關系中只有你在懂事,那么剩下的一方就是在剝削你啊。你想要的是被剝削嗎?愛難道不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嗎。
我相信女生內心也有過疑慮,只是被懂事遮蓋掉了。如果在關系中你感覺到不舒服了,感覺這事不對了,請聽從內心的聲音,不要忽視它,不管你信賴直覺還是抑制直覺,請靜下心來聽一聽內心在跟你說什么。
接下來是我要跟戀愛中迷茫的人說的話,也是跟想要成長的人說的話。一份做自己手冊,請收好。
除了你,沒人有資格當你的老板
你有支配物件的權利,也有支配自己的權利。你可以讓自己處在舒適圈里,充電撒歡,也可以支配自己處在不那么舒適的學習圈里,改良優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小世界里的國王,如果說王冠代表著統治自己的權利的話,王冠一定在國王而不是別人的頭上,不要把讓自己奉獻讓自己凋零的權利交給別人。
你可以奉獻,也可以喪失,但一定記得,是自己做主,沒人值得你迷失自我,我非常希望你對自己有主人翁意識,希望你能真正意識到你是自己的國王,國王不會輕易交出權利,你也不會。
別害怕做出選擇
對自己的支配權要緊握在自己手里,意味著你需要扛起更重的責任,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害怕出錯,因為做了錯誤的決定而承擔不必要的結果。
親愛的,我鼓勵你試錯,尤其是因為青澀沒經驗,更害怕在戀愛關系中出錯的人。
我不希望你因為怕出錯,而不敢踏出第一步,連第一步都沒有的事,不會有結果,更別說期望的好的結果。
我有個大學時代的室友,在某個公眾場合上相中了一位帥哥,帥哥長的并不很拉風,但就是入了她的眼,她非常想去要個聯系方式,但苦于不知道如何開口措辭顯得自己不那么傻不那么尷尬,結果事情就這么被耽擱下來,很自然的泡湯了。她很后悔。
我想跟害怕出錯的你說,即使你料定自己會出錯會出丑,也請勇敢的做出選擇,當然了“不做選擇”也是種選擇,但這樣的結果就是你會后悔。
選錯了大不了重來,不選,什么都沒有。
你的感受很重要
我喜歡的一位辯手,被稱為“寶島辯魂”的黃執中,在一次談到“校園霸凌”的定義的時候說到,(大意如下)你怎么定義校園霸凌呢?挨100個打耳光算霸凌的話,打10個算不算,1個算不算,打到第幾個才算?如果肢體虐待才叫霸凌的話,把人扒光衣服叫他跪在地上被圍觀,算不算霸凌?
霸凌的定義不好被確定,到底什么才應該被判定為遭遇了霸凌?他認為,當事人覺得被霸凌了,就是遭遇了霸凌。
我在聽到他說的這段話時,我覺得不用再去尋找其他霸凌的定義了,這就是“霸凌”最好的定義。
放在感情中也是如此,不要去尋找外界的判斷,你認為他在侵犯你的邊界,他就是在侵犯你的邊界。別人不能很好的給你建議,因為每個人邊界的寬窄不一樣,別人的感受不能替代你的感受。
同樣的,別人不能包容的缺點,你可以接納,也請你相信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指指點點放棄自己的感受。
總之,是你談戀愛不是別人,你的感受比看客們重要。
懂得保護自己
不管男生還是女生,在追求另一半的時候,務實一點都沒有錯,但是萬事看人品是不變的準則。如果你在感情中遇到了“渣男”“渣女”請及時止損,如果你遇到的是比較暗黑以攻擊別人為樂的人,請你一定要當斷則斷保護自己。
近年來的社會新聞,不斷的告訴大家很多時候,傷害就來自身邊。
去年的新聞,北大女學生包麗被男友PUA自殺,就是經歷了精神折磨,把自己的價值和生命交給了一個外表光鮮實則可怕的惡魔,女生已經很優秀了,但陷入惡魔世界里的那一天起,再優秀的人都注定了悲劇。
今年的新聞,一個20歲女畫手被男友PUA自殺,死在自己新買的房內,那么年輕,那么有才華有能力,從她的聊天記錄里得知,她明知自己被PUA了依舊不能自拔。在她的最后一幅畫里,她畫下了一個男人沖一個女孩開槍,女孩熱淚盈眶感覺她又悲傷又甘愿,她知道那個男人對她做了什么,但她心甘情愿。
還有引起熱議的杭州殺妻案、新婚孕妻被丈夫殺害焚尸案等等
有時候人們保護自己,不一定值得警惕的只有陌生人,來自熟人、親人的傷害對人更影響更重、更恐怖。
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機構(UNODC)數據,2017年,全球共有87000名女性喪生,其中58%是死于親密伴侶或家人之手。如果平均到每一天,因此死亡的女性人數是137人,平均到每小時,這個數字是6人。被謀殺的男性人數是女性的4倍,但是在親密伴侶殺人案中死去的女性比例,卻高達82%。
不管是PUA,還是家暴,還是暴力犯罪,一般的傷害的行為不會只發生一次就停手,且暴力會因容忍而升級,在第一次受到傷害時及時止損,是人們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以上是我給戀愛中總是迷茫的家伙們的建議,歡迎討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