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就要死了,你會因此改變現在的生活嗎?那你現在的生活是打算活到幾歲的活法?”來自伊坂幸太郎《末日的愚者》。
“一期一會”是日本茶道用語。意義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緣分,在一定期限內對某事、某物、某人只有一次相遇、相見的機會,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遇。“一期一會”其實體現了佛教中的“無常”思想,提醒人們要珍惜每個瞬間的機緣,并為人生中可能僅有的一次相會,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經心輕忽了眼前所有,那會是比擦身而過更為深刻的遺憾。
我發(fā)現日本人可能會喜歡一些轉瞬即逝的無常之物,比如凋零的櫻花,比如夏末的寒蟬,比如渺小的螢火蟲。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里描寫過一個和光源氏有過短暫緣分的姑娘夕顏,其實就是月光花的象征,傍晚開放凌晨凋落,也是一種易碎易逝的美好。大概在日本人心里是真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人和人、人和所有美的東西、人和物的聯系都是一生一次的際遇,一開始就昭示了“無常”。
“哪里還找得到當時月亮,每一秒星光都在變幻,別說你的心還是那樣,桑田和滄海該有多失望”。田馥甄在歌曲《無常》里唱盡了世間變幻。要說無常,沒什么比生命更無常。生死是我們人類避不開的話題,我們猜了一生,思考了一生,也永遠沒有結論。有的人選擇及時行樂,因為他們知道死是一定會來的事情,人活著還真就沒打算活著回去,有時間快樂的時候就快樂起來;有的人選擇嚴肅認真的過日子,因為他們感覺死既然是一定會來的事情,要在活著的時候認真活著,讓每一個瞬間都能有意義。哪種都沒錯,只要第二天醒來人還在,我們就該慶幸還有機會。
我是為什么突然提起來“無常”、“生死”這些聽起來很嚴肅的事情,其實是因為近來發(fā)生的一連串看似與我無關,卻時時令我感懷的事情。大學畢業(yè)一年多來,其實很少和學校里的老師聯系,大學的師生關系又不像高中、初中那種如父如母的感覺,更像是落在流水上的碎花,你要是有意就有意,你要是無情也無妨。一畢業(yè)其實就有一種拋棄一座城市的感覺,那座城市里有我的大學,那座大學里有我的老師,我的老師、我的大學、我所待過的城市會隨著時間變化,會湮沒我所有存在過的痕跡,老師不會記得我,大學不會記得我,城市我再沒去過。我以為感情就這么斷了。周日的晚上正準備睡覺,翻了翻朋友圈,看見一個同學洋洋灑灑幾百字,沉痛悼念了某一個人,瞬間一驚,這個人不是別人,是我們共同的一位老師,教現代文學史,很年輕,很有才華,至今未婚。我和同學詢問起詳情,知道老師是得乳腺癌病逝的,然后開始唏噓,我們才不過畢業(yè)了一年,從此跟老師陰陽相隔。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大學時光,同學們紛紛傳說老師怎么博學怎么率真?zhèn)€性。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永遠急匆匆地趕到教室,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一聲聲道歉說自己玉體抱恙,當時只當是玩笑,沒想到有一天會變成真相。世事無常。
這位老師沒有結婚,我不敢猜測是老師自己的選擇還是沒碰到對的人,我妄自覺得應該是來不及,來不及完成俗世里人家說的“一件大事”。我們從來沒有碰見過永恒的東西,世上最永恒的東西大概就是變化。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樣,誰也不知道三十歲四十歲會怎樣,可誰都知道冬天的夜來得特別早。
我之前一直在想,為什么我們明明才二十多歲的人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害怕那個害怕這個的,我自己也常常把自己逼到死角。擔心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怎么辦,擔心工作不喜歡萬一我辭職會不會餓死,擔心灰頭土臉回家父母會不會責備。擔心來擔心去,這份情緒就揮之不去,而事情也沒一件可以解決。周遭的事物一直在變化,自己還在原地踏步,看到別人走起來跑起來,自己就急的直跺腳,卻怎么也不踏出一步。當我看過那么多死生后,我慢慢地開始明白,我一直都沒活明白,一生既然只有一次,我又何必讓自己委屈那么多。尋找合適的衣服、尋找合適的生活步調,珍惜我現在所有的,拋棄我現在不想要的,看見月亮就開心一會兒,如果有星星會開心得更久,我們不是只有現在嗎?我們其實沒有什么明天。所謂的明天都很無常,充滿變化,我們緊盯著“現在”就已經很多人做不到了,何必要去顧慮還沒來的事情,并且是必須經過現在才能改變的還沒來的事情呢。明天的事情,后天就知道了。知乎上的人們說感覺走不下去怎么辦,那就多走一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