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重置選擇
朋友A在集市上租了一間門面賣服裝。朋友賣服裝的定位,一開始主要是針對年輕女性。他知道女孩子的衣柜里永遠都缺少一件衣服,女孩子的購買欲望,在所有人的年齡層中是最大的。
但是他忘了,女孩子買衣服其實是很挑剔的,衣服款式滿意、顏色不滿意,不買;衣服顏色滿意、款式細節處理有一點不滿意,不買;價格相對比較便宜的,她說衣服料子不好;價格稍高,她又嫌貴,也不買。
這樣,半年下來,他的服裝店生意蕭條,鋪面冷清,每個月還要倒貼房租和生活費。
朋友B看他為了生意,愁得焦頭爛額,就忍不住給他提了個建議,讓他改變服裝銷售服務對象。把店里積存的針對年輕女性的一些服裝特價銷售出去,重新進貨,全部購進五十到七十歲的大媽服裝。這些大媽服裝進價相對比較便宜,一方面能降低生意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大媽們買衣服絕對沒有女孩子那么挑剔,只要朋友搞好服務態度,在價格上也薄利多銷,一定能打開生意的好局面。
朋友A接受了朋友B的建議,清理了庫存的年輕女性服裝,重新購置了一系列大媽款的衣服,抱著和氣生財薄利多銷的原則,果不其然,兩個月就把之前的虧損全部都賺回來了。
這個故事說明,重置選擇的好處是,可以讓我們改變行為的方向,達到我們的預想目標。
②預先設定
孩子每次做作業前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不愿開始做。時間長了,我就摸索出一個能讓她較快做作業的方法。每到要做作業的時候,我就提醒她:“做作業的時間快到了,你是等十分鐘后做,還是五分鐘后做?”她一般都會選十分鐘后做。這個十分鐘雖然不是立即做,但是比起她拖拖拉拉也許20分鐘后還不一定能開始,也快得多了。
孩子的態度啟示我:預先設定,可以鎖定好的選擇和行為,達到計劃的目標和效果。
③掃清障礙
我每天寫晨讀感悟,都盡量不在單位寫。因為單位的雜事多,總是不停的有人來干擾,無法安心坐下來寫。
下班后回家的兩個小時,我做完當天要做的家務后,準備好本子和筆。然后叮囑孩子叫她盡量不要打擾我,有事去找爸爸。
掃清了有可能干擾我的一切因素,接下來就是我安心寫晨讀的時間。第一步做筆記,第二步結合筆記寫感悟。雖然寫得不是很好,但每天都在堅持。
參考書目:《決策的力量》[美]鮑勃.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