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了一場講座,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自信是一種能力,且是成功者應具備的首要能力。
仔細品味,頗有些道理。生活中人們習慣將自信劃分為性格特點。這不太準確,性格的形成,是主觀與客觀共同的結果,誠然一個人先天性格基礎很重要,但成長的環境,家庭教育,個人經歷這些更具影響。一言以蔽之,性格的形成主要是被動改變的過程。而自信不一樣,它并非先天具備,可以后天主動養成,所以自信被分類為能力更為貼切。
那么如何培養自信這種能力?
回想過往,你一定有過非常自信的經歷,它或許是一場考試,一場演講,一場比賽,又或許是其他事情。那自信產生的背后條件你有考慮嗎?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練習,不斷重復的練習。
最簡單的小事,當你不斷重復去做的時候, 也會產生神奇的效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量變產生質變,更為重要的是,不斷重復練習的過程中,自信心的提高,實踐出真知,正因為千百次的重復,你確信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面對此領域的問題,你能當仁不讓的宣布,我就是權威。這是自信的魅力,是不斷重復過程中凝練的氣場。
歷史上此類事情多不勝數,人們耳熟能詳的有達芬奇畫雞蛋,愛迪生發明電燈,居里夫人發現鐳,他們都是經過了千百次的練習,試驗,最終才取得成功。
所以,親愛的朋友,別總以為成功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從今天開始,從一件感興趣的小事開始,不斷去重復練習,你一定能收獲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