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德福的一點心得

應廣大群眾(咳咳)的要求,與大家分享一下這次備戰德福的經驗。首先聲明,我不是大神,這次德福16分壓線過,但是鑒于我從零開始到考試僅8個月時間(本人已畢業,全職學),徐媽的德福基礎和強化班上三次聽力測試都U3(最后一次是只對了8個題的大U3),考前準備時間僅有21天,相信這篇心得還是有很多受眾。

我的21天是這么度過的:早上練聽寫(德語聽寫訓練2和3)兩篇,聽寫完后仔細修改,大約一個小時。這個聽寫訓練練的不是耳朵,而是手,讓手跟上耳朵的速度,德福聽力第一題和第三題測的是耳手腦協同配合。這里涉及到兩個問題:書寫速度和準確度,這兩點有一定矛盾性,所以聽寫時側重速度,修改時側重準確度,盡量做到聽寫時不漏,修改后常見單詞不錯。聽寫完以后開始背單詞,徐媽的詞匯書10頁。

下午,聽力3小時,爭取能聽完徐媽聽力書的一套。有兩點要嚴格遵守:讀題時間不要超,遇到“本該聽懂”的部分不要倒回去重新聽,一切以考場情況要求自己,不可有完美主義心態,哪怕有也要控制住(本人久為完美心態所害,事實證明這種心態害死人)。一套做完以后再對答案,聽力原文生詞劃出來,背。然后聽上一遍,這時你后發現,尼瑪,原文都看過了還是很多點聽不到,別急,把這些點的位置大概記下來,下一次看著Skript聽,留意上次沒有聽到的點,這些就是你聽力中的盲點,盲點的產生可能是單詞本生不熟,可能是不熟悉連音和吞音,總之這些地方可能需要反復聽幾遍,掃盲。下一遍讀原文,這是熟悉單詞讀音的最好方法,因為哪怕聽起來很熟的單詞自己念出來也是磕磕絆絆的,練到后面你會發現自己能夠跟得上念聽力的速度了。最后再聽一到兩遍,根據自己水平和文章難度而定。這樣一來一篇文章需要聽5到6遍,念一到兩遍,再加查單詞,估計三小時能完成一套聽力的同學已經是精神高度集中+精疲力盡了。這個過程是最痛苦的,其中包含對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挫敗感以及對徐媽“出這種聽力不是玩兒我么”的怨念,但是大家需要堅信的是,最痛苦的時候就是提高最快的時候。這時建議大家不要拿著Dradio猛聽,因為在水平不濟時精聽的效果遠好于泛聽,并且Dradio的主題和德福考試八竿子打不著(尤其是“每日德語聽力”上未經篩選的主題),時間緊的時候都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你有三個月時間,可以聽,并且必須聽,因為德福可用來刷題的高質量聽力材料并不多,刷完就沒了,長線作戰后面再談。

晚上主要是口語和閱讀,交替進行。口語的模板一定要背熟,徐媽”欽點“的題目一定要多練,爭取把徐媽口語書過一遍。我刷口語書的順序是這樣的:卡時間寫提綱(一開始沒思路沒詞匯的時候可以慢慢想,但做了五套以后一定開始計時),提綱只寫關鍵詞,最后說的時候就是把關鍵詞串起來的過程。自己說得不堪入目,乖乖看后面的答案,把答案中的好詞佳句摘錄出來,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提綱,大方向是:提綱的整體思路不變,但盡量把好詞佳句作為關鍵詞填進去,補充高質量的新鮮血肉。然后掐時間多說幾次,調整內容長短和語速,大腦中形成時間觀念。固定搭配和常用句式多多重復,爭取做到脫口而出。這里需要糾正一下大家對模板的誤解,模板不是沒話說時填充的糟糠,而是一個邏輯框架,是骨架,千萬不可過于冗長。對模板的曲解來源于培訓機構不負責任的宣傳,因為他們就靠這個賺錢,你沒觀點,沒關系,有模板,你沒詞匯,沒事有模板,只要你來了我們這兒有了模板就啥都有了。這與留學中介打出的 low?GPA,low 托福,no科研照樣申TOP10的口號沒有本質區別。這樣時間一長,弊端有二:對“新鮮血肉”的漠視和臨場應變能力的減弱。在那么短的準備時間里,觀點和表達是相符相成的,有時候是先有的觀點,再尋求表達,有時候是有現成的表達,倒推觀點。所以不要太依賴模板,爭取吸收新表達,多收集新思路。考前可以找幾個戰友一起掐時間模擬一下,感受下那種緊張的氛圍,到時真正上考場會輕松很多。

閱讀的話,沒有太多可說的地方,只要單詞量上去了總歸是沒問題的,記得考前卡時訓練,爭取簡單點的文章50分鐘內完成。很多時候,對心理比較脆弱或者比較追求完美的同學蹩腳的閱讀奠定了整場考試的灰色基調。

那作文呢?作文多的沒有寫過,就把上課練的那幾篇重新卡時寫了下,蒙到,生,沒蒙到,卒。開頭和過度句要背,整個文章框架要記清楚,各個Aufgabe在作文中要有明確回答。

那段時間每早七點半起,晚上11點半回,幾乎無娛樂活動,幾乎無體育運動,為避免屁股生瘡建議帶屁墊。大敵當前掌握好取舍。這段時間能組團最好,但請謹慎選擇隊友,,

最后談一下所謂技巧,這是徐媽的又一殺手锏。個人認為,閱讀和聽力第二題的技巧性比較強一點,因為這兩處的技巧說穿了是思維,思維有一定普適性。聽力一三題么,大家一般的情況是*@#Professor¥*% herausgefunden, dass %^&zu Hause*#$...我想說的是,語言是有語境的,任何一個單詞或者句子的意思只有在前后文的大語境下才有明確的含義,或者說被理解,單聽到提示詞和幾個零星的單詞就悶頭記實在是被逼無奈,但是徐媽卻聲稱這是正道,估計也是被我們U3大軍逼的吧。我覺得真正有用的是簡寫,不論在聽力還是口語中都適用,舉個例子:Studenten(St),Menschen(M+英語sch的音標符號,像個樂符一樣的彎),Arbeiten(abt),Erfahrung(efr-,ung統一用“-”代替),不一而足。練聽寫訓練速度跟不上時也可用這個,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符號簡寫系統,個人覺得很好使。這個簡寫除了速度之外還有有個好處,讓我們聽的時候避免陷入單詞的拼寫中,例如,interessieren,可能你會糾結有幾個s,是ie還是i,別小看這一點點時間和精力,聽力時一秒都是寶貴的,直接int不就完事了么?但要注意,int在我的系統中還是Internet的簡寫,最后謄抄的時候留點意。

我本不指望這次能過,所以考完3月底的浪蕩了半個月就回來接著準備7月份的考試,加上外出拍照時傷了腳,就開始心無旁騖地每天8.9小時的德語學習,但是這次準備放長線,畢竟時間還很充裕。根據原來學托福時的經驗,語言學習最好的途徑是廣泛接觸這種語言的媒體。原來對世界史和德國史比較感興趣,所以找來德國歷史紀錄片Die Deutschen,開始一集一集的掃。但不能把它當做電視劇來看,把Friends掃十遍托福也上不了100.看第一遍的時候不帶字幕,純聽,第一集基本什么都聽不到,聽力水平不行是一方面,配套詞匯跟不上是主要原因。聽過以后才知道德福考試的針對性有多強,出了校園基本就成啞巴,如果真就這水平丟去德國,在學校里都是啞巴。第二遍的時候帶著字幕看,把不認識的單詞和認為值得背的臺詞都抄錄下來,背。平均一集的工作量是新單詞200~300,需要摘錄的詞句滿滿三頁word,然后開始復述,把每句話復述到自己滿意為止,復述的意思是,一句話讀了幾遍,然后眼睛移開屏幕憑借記憶把句子背出來。由于抽出來的句子都是原汁原味的地道表達,所以很是受用。本國媒體遣詞造句與考試用語一個很大不同是,考試表達和用詞是控制難度的,太難的詞刪掉,重要的點來句weist du...?而媒體只希望能把觀點表達清楚,把句子說得優美,所以從來不控制難度的,這就苦了……第三遍再不帶字幕,作為Prüfung und Wiederholung。就這樣的流程,第一集倒騰了接近三天,慢慢的兩天,最后四集已經可以壓縮到一天了。第一遍能聽到的內容從第一集的nahezu nichts到最后的六七成,已經很有長進了. Die Deutschen第一季10集,整理了接近40頁,如果有需要的同學(比如打算11月份考的同學)可以發給大家,節省時間。近期在整理Deutschland von oben,這個相比die Deutschen就簡單不少了。哪怕對德國歷史再感興趣,這也是個極為枯燥的過程,一點都不有趣,個人認為現在的人們把興趣的作用übersch?tzen了。

此外,我開始寫日記(其實說是周記比較合適),就是以記錄日常生活和思考為目的寫作文,寫完了掛到Lang-8,讓德國人幫你改,他們改得很認真很地道,然后,背。說不好還有機會搭上個把Tandempartner,我找到一個奧地利的妹子,大概兩天練一個小時的樣子,甩都甩不掉,煩呢……口語進步也比較明顯。聽力除了Die?Deutschen,也會聽聽Dradio,主要是Deutschlandfunk,也是精聽為主。這樣一來海陸空三位一體訓練,整體水平提高蠻快的,但是考試前一個月還是得好好針對德福進行準備。

作為一個語言初學者,最重要的還是積累和模仿,所謂厚積薄發,其實哪怕積累了那么多,真正開口的時候還是茶壺煮湯圓,但是,對于天分平平的我們,學語言哪有捷徑可言呢?

班門弄斧了半天,希望各位大牛們不要笑話,若有不同意指出,權當我一家之言,海涵。

??????cv???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聽力訓練方法 我在印尼出差時,接到Heathcliff班主的短信,要我為“聽力訓練方法”版寫一篇英語聽力的學習體會...
    譯者劉鎏閱讀 2,182評論 1 9
  • 2016年7月和11月,我是徐盛楠,來自中南大學,分別在重慶和廣州參加了德福考試,第一次聽力是3,第二次各項都達到...
    德邇德語閱讀 1,608評論 0 4
  • 這是一個新的系列,爭取每天能做一個小的交互案例的設計,不僅分享設計產物,還會講講設計的思路。今天的內容是關于電話功...
    7win7閱讀 823評論 0 2
  • ------記秋意超市柏林團隊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
    帥梅香茗閱讀 1,424評論 0 0
  • 鹽城老紀 關于《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和菜頭也寫過一篇文章,詳細闡述了這本書的好。這本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雞湯文,而是...
    紀海軍閱讀 33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