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聊的數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正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被認為是最具創造力的藏傳佛教導師,他本人還是一位導演和作者,有多部電影和著作。《正見》這本書主要闡明了佛陀的正見是什么,語言極為誠懇且通俗,對于佛教并無了解的人讀起來也不會有困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體味一下佛陀智慧的奧妙。
去年“仁波切”突然變成一個話題,一時間好像到處都是仁波切,這本書對于一個佛教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一個人只要從心里篤信并踐行”四法印“,就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如果沒有堅信或踐行”四法印“,哪怕已經有了佛門的頭銜,也算不得是真正的佛教徒。從這個層面來說,佛教與其說是一個宗教不如說是一種哲學,而佛教徒就是去秉持并踐行這種哲學的人。
那么這奧妙無窮的”四法印“到底是什么呢?這本書里的”四法印“指的是是: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靜)?。
一切和合皆為無常
和合的意思是因緣際遇,這世界所有的和合都是永遠變化。太多我們認為亙古不變的東西,實際都是具有時代性。
舉一個例子,我們說自由是與生俱來的權力,然而在林肯廢奴也只在一百五十年前;我們認為人人平等這個信條不言自明,然而在五十年前美國黑人在公交車上還不得不給白人讓座。我們在聊《時間簡史》的時候說過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所有和合都處在一種動態流動的狀態,不同時間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佛陀說”諸行無常“,一切和合皆為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
我們人都都有很多情緒,負面的情緒我們都會認為是苦,但是快樂等”正面“的情緒也是苦,這便和我們的觀念完全不相符。我們大部分人都在不斷地追求快樂,仿佛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真諦,那么快樂是什么呢?
我們認為一旦我們掌握了完全的自由、權力、安逸沒有痛苦和束縛,我們便擁有了永恒的快樂,但是我們的世界中并不存在這樣的自由,如果我們這樣行使自己的自由,毫無疑問會對影響其他人。因此快樂也非常態,它在一定時間一定境遇產生卻并不會長存,也就是說快樂同樣也是無常的。
比如你非常喜歡紅色,但卻很討厭那條紅色的褲子,快樂和不快樂會在瞬間發生轉化,因而執著于情緒只會帶給人同樣多的失望。所以佛陀說”諸漏皆苦“,一切的情緒都是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在我們看清所有的和合和情緒都是無常的時候,便不會再對這些虛妄的東西抱有執念了。世間的浮華均向流水一樣從我們眼前流過,我們知道這些看似海枯石爛的東西很快就會變化腐朽的時候,便會像看虛幻的東西一樣去看它們,得到成功的時候我們不會得意忘形,面對失敗挫折的時候也不會一蹶不振。我們仍然會遭遇情緒,但是它們再也蒙蔽不了我們,戲弄不不了我們。
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超越是獲得最大的精神自由和解脫。佛法只是獲得涅槃的一條船,在到達涅槃這個重點之后,佛法這條船也就不再存在了。涅槃之后人便不會再收到所有的和合及情緒的影響,與此同時佛法也隨之一并消失,人的精神達成一種寂靜的狀態。
人類歷史上遭到宗教傷害的人并不占少數,但是佛教卻是這世上最溫和的宗教之一,它只是在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生活的真諦,讓我們學會去撇掉那些浮華的泡沫,試著不讓世間種種無常困擾自己。這本書每個人都可以讀一下,我想每個人都會對生活產生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