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的不好不壞,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學,不是985,也不是211,有的只是曾經(jīng)的“小清華”的美譽,成績出來那天,我忘記時間了,還只顧著玩,是班主任打電話過來問成績才想起來查,看到成績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都很興奮,我們這個小村莊終于出了個大學生,還是一本大學生,然后各種興奮各種嗨。大學期間的寒暑假回家時跟媽媽出門,遇到各種親戚,聽說我在上大學也是一直在夸,我只是微笑,父母很驕傲,但是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是千千萬萬大學生中的一員,上著普通的大學,在班上成績一般,沒有特長。
記得大一考四級的時候,學長學姐們都說很簡單,只要記得高中的知識就好了,如果想要考高分,越早考越好,趁著還有高中的英語基礎(chǔ)在,于是單詞不背了,書也不怎么看,自信滿滿的等著四級考試,然后441分,當時過了就很開心,不糾結(jié)成績了。第二年考六級,聽說也不怎么難,平時背背單詞,靠前做一兩份卷子就能過了,我也信了,只在靠前臨時抱佛腳做了兩份卷子,結(jié)果300多分,沒過,看著同學500多分的六級成績,只能默默羨慕,第二次考的時候吸取了教訓(xùn),好歹認真復(fù)習了一段時間,但是收效不大,搞好飄過。我也掛過科,但是沒有掛在大家都怕的高數(shù)上,當時我覺得高數(shù)并不難,大多數(shù)都是高中的知識,而是掛在了另一門數(shù)學——運籌學上,主要平時上課也沒有認真上,老師講課也快,幸好補考過了。
臨近畢業(yè)有一段時間媽媽身體不好,所以畢業(yè)后為了方便照顧父母選擇了回家工作,家鄉(xiāng)是個小城市,沒什么大企業(yè),消費水平不高,工資也不高。在一個公司當文員,工資不到三千,還好離家近,平時回家住,沒什么花銷,但是叔叔伯伯們總是說“你做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本大學生,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只有這兩千多的工資,你怎么待的下去啊,你還是出去工作吧,你應(yīng)該找個至少六七千的工作才正常”,連媽媽也說“你作為一個一本大學生,這么點工資我都不好意思出去說”,那段時間很痛苦,最怕出門遇到親戚,連媽媽也不理解我,他們一直強調(diào)我是個一本大學生,但是誰規(guī)定了在哪里工作還要看學歷,你看,我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也掛過科,也會臨時抱佛腳,大學期間也沒有獲得什么獎勵,我是上了個大學,但是很了不起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都有自己這樣選擇的原因,沒有人過分干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