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那么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真正的專家是什么樣的呢?
我想約摸是這樣的:你不知道的他都知道,好像某個領域有關的人、事、物,他都非常的了解;你知道的他也都知道,小到使用細節,大到理論概念,他比你理解得要深刻很多;遇到實際問題時,你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已經有解決思路了,各種問題似乎都可以信手拈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能很快速地進入到另外一個領域。我們習慣性的稱之為“神人”。
總的來說,專家的專業知識要雄厚,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專業的知識,就無法去創造知識;專家知道的知識不是表層的,而是理解它背后的深層邏輯,可以類比相關的事物;專家的上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效率要高,新手可能需要一天的時間,他可能只需一個小時;專家對待任何問題都會帶著思考去覺察,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成為專家呢?
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專業是知識工作者的通行證”,成為專家既是上天的感召,也是我們知識工作者的通行證。說它是“上天的感召”,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目標就是學習和感知世界,向渴望進步與變化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一句點撥、一次體驗、一次啟發……都可能讓他們品嘗到勝利的喜悅,因而我們的幸福感也會提升。專家也是有利于自身職業發展的,只要我們提供的方法對別人有益,他們就會選擇相信你,也就會選擇付錢給你。只要我們有真情實感,而且能夠娓娓道來,就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成為專家,能讓我們的職業生涯有利可圖。所以,幸福感與職業發展需要我們成為專家。
那么,第三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成為專家呢?
有些人年紀不大,經驗也不多,但是可以在某些方面特別擅長,被稱為專家,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工作經驗并不一定能使你成為專家,你可能在一個工作崗位干了10幾年了且有非常多的經驗,但是你離專家的距離還非常之遠。因為有的人有10年工作經驗,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在無意識地重復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經驗,但是不斷挑戰自己完成任務水準的極限,他的專業掌握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專家的功底。
首先,你需要有良好的心態。對萬事萬物都保持好奇心,能夠帶著思考和覺察的心去探索,有一顆通過幫助他人從而成就自我的慈悲心。物理學家牛頓小時候很好奇蘋果熟了要掉下來的現象,于是引發他深思:地球上的東西失去了支持后為什么都掉到地上來,而不會向其它方向掉呢?這樣才有了萬有引力定律。再比如當你憤怒的時候,你是否能在當下就能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如果你看到他人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你可以用你的經歷與挑戰幫他打開心結。總的來說,需要好奇心、覺察心和慈悲心。
其次,你需要啟動你的框架。看任何事情看本質,理清了本質層面發出的信號,然后想著如何去解釋發生的事情,接著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我們用什么方式去解決呢?一方面要怎么樣,另一方面又要如何做……整個看待事情和解決事情的過程中又需要我們去思考和覺察其背后的深層次意義??吹揭粋€公式,不是想著去記著它,就是要弄懂它本質上的概念與原理;別人講了一個道理,不是只知道稱贊,而是思考它能解釋什么現象,如何應用于實際場景;看到一種規律,不是以為自己懂了就好,而要覺察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往往我們覺得自己懂了,但是我們并沒有懂,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的實踐運用,形成解決問題的心理表征,下次可以任意來提取??偟膩碚f,要啟動感知、解釋、決策、處置和覺察這五個框架,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論。
最后,你一定要付諸于行動。帶著框架的行為才是可復制的積累,不帶框架只是經歷積累一輩子也沒用。帶著框架從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里獲取,從而成為不折不扣的專家。
讀萬卷書:讀書有五要,多讀書、讀好書、快讀書、精讀書及建立自我。多讀經典之作、大家之作、暢銷之作,如果你的腦子里始終徘徊著100多個世界級大咖的研究成果的話,你離大咖也不遠了。提高讀書速度,運用檢視閱讀法,如果是遇到曾經熟知的內容可以翻過,重點地方標記或總結反思。對于經典的書或對于你來說非常重要的書要反復讀,跟著作者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去感受。讀萬卷書,成一家之言,你就賺到了。
跟對導師:這里的導師可以理解為高人,特別是已經非常成功的人。高人的秘決是人家花了半輩子學的,如果能拜師學藝就最好不過了,他的秘訣是你在書上學不到的,是你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功夫自己去悟的。古人說,“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這絕對是真理。
勇于實踐: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刻意練習,你需要在某一項能力上進行大量的重復性訓練。不管你的天賦如何、你的經驗多久、你的夢想多遠,刻意練習必不可少,而且最好帶著框架去練習和實踐。
復盤反思:反思不是總結,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而且需要結構性的分析思考,在過程和結果達成時均需要不斷的深入思考,既要具象真實深入細節,還要挖掘深層次的抽象原因,以免日后不再走重復的彎路。
成為專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術業有專攻,我們在成為專家的路上需要集中精力,專而傾注,因為專注,才能更好的成為專家,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