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看了谷歌掌門人施密特寫的:《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第一次近距離google了google,了解了這家偉大公司的偉大之處,以下是摘錄:
1、拉里佩奇說:讓我自由地從基本物理原則出發思考問題,而不必去迎合那些所謂的世俗智慧。一般人習慣用不可能來否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從基本物理原則出發去探索可能性。正因如此,谷歌才會投入大量精力去物色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并設定遠大的目標。
2、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職場上的獨狼,因此在談論自己的職場經歷時,有人會逢迎面試官的喜好作答。但在談論自己的愛好是,人們往往會放下戒心,而你則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更好地考察對方的個性。
3、不管你是20歲還是80歲,只要停止學習,就說明你老了。堅持學習的人則永遠年輕,人生中最大的樂事,莫過于保持頭腦青春永駐。
4、鼓勵對方展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老拿簡歷說事兒。要想了解對方的思想,可以問:你經歷過哪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或者問:當你遭遇危機,或是需要做出一個重大決斷的時候,你會怎么應對?
5、雇用那些比你更聰明,更有見識的人;雇用那些能對產品和文化帶來價值的人;雇用那些做實事的人;雇用那些滿腔熱情、自動自發的人;雇用那些能啟發別人且善于與人相處的人;雇用那些能隨著團隊和企業一同成長發展的人;雇用那些多才多藝、兼有獨特興趣和天賦的人;雇用那些道德高尚、坦誠溝通的人;務必雇用優秀的候選人,寧缺毋濫。
6、人生就像下水道,想從中得到什么,要看你往里面扔了些什么。
7、你知道哪些人會針對自己的行業進行大量的閱讀嗎?首席執行官就會。所以,你應該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開始閱讀吧。
8、無論你身在哪里、來自何處、你都應該抓住一切機會走出去,到不同的地方工作和學習。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規模很大,那就積極尋找跨國項目。你的上司會因此而器重你,你也會因此成為一個價值飆升的員工。
9、最好的決策應該是正確的決策,而不是竭力爭取大家一致同意而找出的最低標準,也未必是領導人自己的決策。
10、首席執行官或企業高管必須修煉的一項重要技能,就是判斷何時該自己出馬,何時該把決策權交給別人。
11、一般而言,與會者越少,會議效果越好。
12、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發展速度要甩開法律變化速度十萬八千里,因此,回顧過去及規避風險的做事方法雖然在傳統美國企業中很常見,但在互聯網時代卻不適用。對于一家追求創新且創意精英云集的企業而言,行為符合規范的比率保持在50%已是謝天謝地了,而在對風險幾乎零容忍的律師們看來,這樣的比率仍然非常危險。
13、領導者的目標,就是要時刻促進信息在整個企業中的流動。
14、心態開放:你的預設模式應該是與人共享一切。谷歌董事會就會把企業的業務數據除了極少數敏感信息,其他一概與大家共享。我們放心將各種關乎企業命脈的信息與員工共享,而員工也不負我們的信賴。
15、如今,事不關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作為管理者,必須掌握細節。
16、在谷歌,我們的核心理念包括:用戶至上、目標遠大、不畏失敗。另外,我們還都是科技的樂觀主義者:我們相信,科技和互聯網的力量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17、務必要確保你愿意為自己工作,這是埃里克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也是管理學的一條金科玉律。
18、因為如果你能主動要求大家指出你的不足,大家也更容易表達出真實的看法。
19、董事會成員應該討論戰略和產品,而不是管理方式和訴訟糾紛。
20、混亂才是互聯網時代中企業的常態。如果一家企業的運營順利,人員與職位之間一個蘿卜一個坑,這說明企業已經被形式和結構束縛了手腳。
21、不要忘記為大家帶來笑容。在管理中,人們對贊美的使用不足,也低估了贊美的價值。該贊美的時候,不要吝嗇。
22、蘋果和谷歌都會盡量避開傳統的市場調查,靠自己的能力去揣摩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對自己的眼光都信心十足。
23、對于安卓,谷歌主要關注的是開放平臺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以及我們如何駕馭這種開放帶來的分裂。
24、“統一的指導” 和 “創新” 兩個詞不應該出現在同一個句子里。創新不能靠傳統MBA式的管理方法。
25、在發起一個行動時,吸引第一個追隨者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26、谷歌明白,在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信賴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或任何其他貨幣一樣重要。要讓企業獲得持續的成功,除了依靠產品質量以外別無他法。因此,我們的產品戰略就是,聚集用戶。賺錢便水到渠成。
27、我們的用戶就是使用我們產品的人,而我們的客戶則是花錢投放廣告以及購買我們技術使用權的公司。這兩個群體之間很少會出現沖突,如果出現矛盾,我們還是會以用戶利益為重。這是我們所有行業都必須遵從的做法。現在,用戶比以往更加強大,也不會買劣質產品的賬了。
28、多數人仍然囿于循序漸進的思維方式,而不敢天馬行空地大膽思考。而埃里克和拉里在谷歌產品品鑒會上經常會用“你想的不夠大”這句話來刺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后來這句話被“把想法放大10倍”取而代之,這兩句話可以幫助人們從老舊思想中逃脫,飽含著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藝術。
29、OKR并非包羅一切,只有那些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以及不做出額外努力難以達到的目標,才用得上這個系統。
30、將70/20/10作為我們的資源配置原則,即將70%的資源配置給核心業務,20%分配給新興產品,剩下的10%投在全新產品上。過度投資會讓人產生固執的偏見。這時,大家只能看見那些投入大量資源的項目中積極的一面,而無法做出清醒的決策。
31、與毫不設限的研究環境相比,這種強制性條件更能激發我們在生產和銷售方面的發現,資源上的稀缺,是激發創意的催化劑。
32、要以創意為準則,不要奉等級為圭臬。
33、修改創意,而不要否決創意:世界上多數偉大發明的最終用途與最初設想都是天差地別。
34、不要拿失敗的團隊問罪,而要確保它們能在公司里找到合適的崗位。因為下一批創新者正在靜觀其變,想看看失敗的團隊會不會受到懲罰。他們的失敗雖然不值得稱頌,但也是一種榮譽。因為,至少他們努力了。
35、亞馬遜喜歡做5-7年才有回報的事情。我們愿意播下種子,讓其生長。在這一點上,我們是非常固執的。我們在愿景上固執己見,在細節上靈活變通。
36、之所以不用金錢來鼓動大家去進行20%時間項目,是因為我們不需要,就這么簡單。這聽起來或許像敷衍,但工作本身就能給人帶來獎勵。
37、起初,你可以把眼光放在5年后。拉里佩奇常常說,首席執行官不僅要考慮企業的核心業務,還要放眼未來;多數企業失敗就在于安于現狀,只做漸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