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于費米悖論,先別急著下結論說自己會相信哪一個推論。至少在你下結論前,你應該想想會有幾種可能性導致了我們至今仍舊沒能發現外星文明的一點點線索。
? ? ? 無論怎么去談論外星文明,我們都無法避免以自身所處的位置,以及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去想象或者猜測外星文明的形式以及科技發達程度。關于整個宇宙中智慧生命所具備的能力和高度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一位物理學家做出了一個分類,并且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這就是卡爾達肖夫指數。
? ?他將智慧生物所產生的文明按照科技水平分為了三類。
? ?I 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比如人類之于地球。
? ?I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所在恒星系的全部能源。比如人類之于太陽系。
? ?II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整個星系的能源。比如人類之于銀河系。
? ?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經過著名的物理學家卡爾薩根的計算,人類文明大約相當于0。7型文明。這個毋庸置疑,我們至今還無法使用地球上所有可利用的能源。
? ?從這個分類可以看出,只有達到了II型或者III型文明的智慧生物才有可能會很容易的光臨地球甚至銀河系的每一個角落。就算他們沒有降臨,起碼我們已經能夠感覺到他們。
? ?銀河系根據估算應該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就算是只有1%的恒星產生了智慧生物和高度發達的文明,那銀河系也至少有10W個智能文明。而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外太空中,至少有1000億個類似于銀河系那樣的星系。那么會有多少個智慧文明呢?
? ?人類社會僅幾百年的發展就已經超越了之前幾十萬年的進步,幾十年前的人如果看到今天的人類所過的生活也將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議的。那么如果一些智慧文明比我們早發展了幾十萬年或者幾百萬年,他們所具備的能力恐怕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對于整個宇宙的歷史來說,幾百萬年也不過是一瞬而已,所以這種可能性絕對是存在的。
? ?無論什么樣的文明總是需要消耗能源,自身發展程度越高,對于能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這點從我們人類自身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即使是放射性 元素在地球上的存量也都是有限的。那么他們要動用自身星系的能源,要動用整個銀河系的能源,我們是銀河系的一員,我們與他們會有很大的幾率以某種形式相遇。
? ? 但為什么至今我們就是能發現一絲一毫的有關外星文明的線索呢?
? ?于是這幾十年來,很多個科學家通過科學計算,觀測,然后合理推理,給出了很多種解釋。這些解釋同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存在II型和III型文明。一類是,II型和III型文明存在,但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沒有同他們取得聯系。
? ?不存在II型和III型文明。
? ? ? 認同這種猜測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文明發展的"大過濾器",意思就是在從一個星球上生命出現一直到成為III型文明的漫長過程中,在某一個時間段存在著一個幾乎所有智慧生命都會碰到的很難逾越的障礙,或者說是一堵無形的墻。?
? ? ?首先這堵墻是可能出現在生命產生后的任何時候。因此有一些科學家認為:
? ? 我們是為數不多的甚至是唯一闖過這堵墻的智慧生命。
? ?一種可能是雖然宇宙形成后直到最近的幾十億年里,環境才變得適合生命的延續發展。(這種猜測放在宇宙的歷史長河中應該不成立)
?一種可能是生命的產生實在是太過于偶然, ?眾多單一元素需要經過千萬次的撞擊組合并且有著合適的條件,最終才能形成一個單一細胞。(這種猜測放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其實也不能成立)。
? 一種可能是生命產生后,后續的進化并非是一路向前的,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適者生存,去想方設法適合的是環境,環境由不得我們來控制,正因為偶然的環境變化使得人類最終逐漸形成并最終發展壯大。很可能現在的環境下,根本無法使一群猿猴經過自身進化最終能夠變成人類了。(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進化并非是一路向前并且可預測的,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我們人類真正的祖先根本不是最初最強大,數量最多的那個類人猿族群,很可能他們在一次環境突變中早已滅絕,我們只是產生于智慧生命進化之樹的一個分叉部分而已)
? ? 好吧,應該還會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當一種智慧生物的道德水平和共識沒有能夠跟得上科技發展水平時,他們自己作死毀滅了自己,比如人類的上兩次世界大戰,那幾乎使得人類處于滅絕的邊緣。
? ? ? ?上面所說的幾種可能性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總是讓人覺得不夠令人信服,太過于樂觀了。宇宙那么遼闊,星系如此眾多,以至于多的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對應一個恒星(地球上的沙子顆粒據估算為8*10 ^18粒),那說我們是唯一似乎有點說不通。
? ? 下面這種解釋我覺得比較靠譜,雖然看起來很悲觀很孤獨寂寞冷。
? ?大過濾器就在我們前方。
? 宇宙中跟氣候一樣,時不時的就會來一場大變異,比如伽馬射線爆發之類,那會將所有生命毀滅。
? ?所有智慧文明發展到一定技術水平后不可避免的被自身的瘋狂舉動毀滅。(想象一下某天一個原子彈的大小只有一個兵乓球那么大,而恐怖分子或者某些瘋狂的科學家總能夠利用自身的便利條件和聰明才智來制造出來,那世界隨時可能在一念之間被徹底毀滅)。
? ? 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總會停滯下來,進而資源被慢慢消耗殆盡,智慧生命就此滅亡。(想想我們上兩次的技術變革,一次是兩三千年前農耕技術的變革,一次是幾百年前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即使今天我們實際上也沒有完全脫離上一次技術變革的范疇,只不過我們從燒煤變成了燒石油天然氣這些同樣不可再生儲量有限的能源。而對于太陽能,核能,生物技術的應用發展了幾十年之久,至今沒有找到任何大突破的希望,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大都喜歡談論那些新能源,但這些花了很多錢來研究制造的新能源卻在人類消耗的能源中所占的比重如此小的原因。)
? ? ? ? 曾有一位牛津大學著名的哲學教授說過:對于外太空文明的探索,我認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即使我們在火星上發現了簡單的生命也將是災難性的信號,因為這將大大降低我們已經越過大過濾器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復雜生命的化石,那應該是地球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發現,因為這說明大過濾器肯定就在我們不遠的將來,并且將會導致物種的毀滅。
? ? II型和III型文明存在,因為一些原因我們還沒有和他們取得聯系。
? 比如他們曾經到訪地球,只不過那時候我們自己都還沒有誕生。
? 比如我們這實在太偏遠,也沒什么值得拿的東西,他們根本不屑于過來。
? ?比如我們已經接收到他們發出的信號,只是我們根本不理解。
? ?比如"黑暗森林法則",誰都不愿意暴露自己。
? ? 比如他們知道我們的存在,并且觀察著我們,但是差距太大,他們不能跟我們做實質接觸。
? ? 比如只有一個高等文明,當他發現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消滅掉,我們還太嫩而已。
? ? ? ?因此你可以看到,費米當初提到的那個問題并非只是簡單的問那些外星生命到底在哪里的問題。這個背后有不解,孤獨,甚至一絲絕望。這就好比你和你的隊友行進在人跡罕至的叢林中,你們一同在尋找出路和生存機會。但慢慢的,不知不覺中有人掉隊有人消失,最終你孤身一人,你不知道是否還有人幸存,你也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才能活下來。你唯一能看到的是深不可測充滿死寂地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