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種人,無論發生什么事,他們都能面帶微笑、泰然處之。
就像我朋友小芊,我們認識很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她總是樂呵呵的,單身的時候這樣也不覺得什么,可結婚了以后她還是樂呵呵的,我不僅佩服,更多的是疑惑。
有一次,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聊到還是剛畢業那會兒好,無憂無慮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束縛也沒有牽絆。現在呢,就出來吃頓飯的功夫,還要忙完工作,安頓好孩子、給家里“請假”,吃的都不安心,還好能一起聊聊天、解解憂。
說到這兒,有人問小芊,看你總是樂呵呵的,可比我們幸福多了吧?
小芊說:幸福不幸福的,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同樣是面對現實生活,瑣碎的事很多,其中的人也多,不要太計較就好了。
很平凡的一句話,卻道出了真理,不計較,說起來只是簡單的三個字,要真的能做到卻沒那么容易,尤其是在這個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時代,還能保持這樣的心態,確實是一種境界。
而這種境界只要做到這四點,你也可以在生活里不計較,過得灑脫自如。
一、控制好情緒。
情緒和我們說的感覺有點類似,就像我們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感覺煩躁,卻不知道具體原因,多半是壞情緒惹的禍。而這個時候如果稍有不順,比如另一半要出去喝酒或者孩子不聽話,可能就會引發一場宣泄情緒的“戰爭”。
如果在壞情緒來臨時,你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調節,比如:跑步、練瑜伽、聽音樂……那么不僅情緒得到了很好的釋放,還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何樂不為呢?
二、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我們都是海洋里的一葉扁舟,沒有誰偉大,也沒有誰渺小。同樣,在生活里,我們也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高人一等。
用平常心對待自己,也用平常心對待別人。
三、不必太在乎得與失。
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沒有絕對的公平這是肯定的,難免會得到一些東西,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得到的要懂得珍惜,失去的也要豁達面對,更何況很多時候失去也是另一種擁有,怎么衡量完全取決于自己。
四、懂得知足。
正所謂“知足常樂”,人的欲望是沒有盡頭的,如果不懂得滿足于當下,你是很難感到幸福的。
就像你對另一半的付出感覺理所當然,不但沒有滿足,反而更多的是索取。我相信他為你付出再多,你都不會感到幸福的。
怎么樣?是不是要做到不計較也沒有那么難。
從最簡單的小事刻意練習,比如從孩子惹你心煩時,刻意不發脾氣開始,學著做那個夢想中的幸福灑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