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當我走在路上的時候,并不清楚,盡頭通向哪里。眼前的這座城市,無數的游蕩靈魂,孤落而堅強,每一步都走的鏗鏘有力,卻令人心生震撼。
路,也許根本就沒有盡頭。你走過了,然后回過頭,再告訴世人,看,這就是我的人生道路。流淌著我的喜怒哀樂,和一切向往。
01
上周末,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師弟,約了下午見面。因為前段時間找了我幾次都有事推掉了,正好周末在公司,就說下午沒事你就過來吧,然后,他就很爽快的過來了。
如果你畢業后去了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能遇見校友,一起坐下喝杯咖啡聊聊近況,也是挺不錯的。他告訴我說,是大學的同院老師推薦他來見我的,所以不管怎樣都要來見見面。
他說的那位老師正好是我上大學時候,比較喜歡的一位老師。我們一生中會經歷很多老師,但是真正能夠影響我們的也許就那么幾位,而其他人,不過是僅僅完成了作為老師的教書工作而已。
因為被自己喜歡的老師牽線,所以,和這位師弟交流起來也算是投機。從現在的工作狀況,到為什么會來這座城市,從當初的大學生活,到現在的職場種種。甚至好為人師的說了些職場經驗。
聊了很多。傍晚離開咖啡館的時候,外面依然下著雨,師弟告別去了地鐵站,我撐著傘回到了公司。
站在玻璃前,看著窗外的車水馬龍。這一刻,多少人行色匆匆,又有多少人停留在樓宇前。我注視著玻璃外壁的水滴,歪歪扭扭的下滑,仿佛不甘心被擺弄,定要走出屬于自己的軌跡。哪怕最終是消失的無影無蹤,至少,做過一番掙扎。
突然,想起談話中提到的為什么大學畢業要來到這座城市。是啊,畢業之后的一群人,開始遠居不同的城市。我們都會有一個自己說去就去的初衷。畢業之后,跟著初衷就去了。
02
身邊的朋友,北上廣深的都有。我并不太清楚別人為何去了現在的城市。但是,我相信,一定是初心敲擊了僵硬的四肢,堅定不移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拿我來說,廣告學畢業之后,初衷是來到現在的城市從事廣告工作。結果是陰差陽錯入了進口化妝品行業,再后來進了現在的留學教育行業。可謂跨界之大。
行業進行了大跨度,想要從事的專業領域一直都沒有變。我在《離開平臺,你還剩下什么》一文里面提到,職場有很多能力是相通的。行業變了,目標市場也變了,但是方式方法仍然是有效的。
看看自己眼前的道路,和當初自己出發的還一樣嗎。很多人說,一入職場,身不由己,我時常也會有這樣的感受。但是,千萬別擔心,即使換了一條新的跑道,這條路的主人還是你。
沒人能搶占你的跑道,除非他想犯規出局。在自己的跑道上揮灑汗水,每一步的落腳,都值得尊敬。
每一步的腳印,都是自己的心血換來的,都流淌著曾經的努力。外人不一定理解,但一定有可能會誤解,甚至嘲笑你。
這是城市生存的現況。光榮與夢想。嘲笑和放棄。被拋棄的城市人就像被遺棄的孤兒,根本找不到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能依靠的最終還是自己。你會慢慢看到越來越多的面具人,偌大一個皮囊之內竟無靈魂棲息之所。
03
記得知乎上有一篇關于“如何辨別身邊的聰明人”點贊非常高的文章,里面說到: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的處境,尊重你的觀點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讓你覺得很舒服。但當你想進一步和他深入交往的時候會發現他總是和你保持一定距離,讓你覺得你們總是隔著一層,這人八成比你聰明很多。
職場的“聰明人”越來越多。但大多數是狐假虎威。真正的聰明人一定有某方面卓越超群的能力,并且對自己的能力高度自信,這使得他無需利用外在之物去證明自己的厲害。
這種人往往更懂得謙卑,所以能和你打成一片讓你感覺很舒服。一旦想突破界限進一步接觸,聰明人就會關閉開放的大門,讓你望而止步。原因很簡單:能力不對等的職場交流是不存在的。
所以,你也會漸漸明白,為什么職場小白的成長道路那么難走。那么多的“聰明人”在你身邊,自然容易陶醉其中的虛無的關系舒適區。你若自己不跳出這個舒適的怪圈,便會一直無法破局新生。
千萬不要把成長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現在不能,未來更不能。你的每一次落腳都是自己的選擇,哪怕踩了狗屎,也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腳印。
也許每一步都搖搖晃晃,或許每一步都有汗水和淚水。回過頭再看看走過的路,卻能會心一笑。因為,每一步的腳印都流淌著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