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經有一學弟問我:“學姐,看你每日好悠閑,一點都不忙,輕松的不得了,發那么多朋友圈。”
“哦,那我每天發幾條?”
“三四條吧,早上一條,中午一兩條,晚上一條。”
我在心里呵呵一笑,我沒有忙到連飯都吃不上,但也沒有像你說的這般很悠閑。其實我倒想問他,你從早到晚都在刷朋友圈嗎,別人發什么你都知道?
你又知不知道可能我只是隨手扔了幾條朋友圈出去,別人發什么我一概不知道,而且,告訴你這個還沒有踏入職場的小白一條真相:有些內容是老板讓轉發朋友圈的啊。
后來我發現不僅僅是這位學弟,有不少人會通過發朋友圈的多少來判定別人是否忙碌與悠閑。
發的多了,覺得人家愛裝逼,輕松又悠閑。
發的少了甚至不發,才是傳說中的奮斗寂寞少年。
錯了錯了,現在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發朋友圈多少和一個人是否忙碌或者悠閑沒有太大關系,畢竟,你們永遠是隔著一個朋友圈生活的兩個人。
02
我認識一個人,從來不發朋友圈。
現在人普遍都有個習慣,加一個人為好友之后,立馬查看他的朋友圈,了解他的性格,脾性,愛好。
但加他的朋友圈,你會發現你沒有什么發現。
他什么都不發,大約就是十個月發一條今天天氣真好的那種人吧。
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高深莫測,說不定就是真正在努力,而不在朋友圈努力的高手呢?
可是其實你錯了。你在揣測他的高深的時候,他在從頭到尾翻看別人的朋友圈,他在打王者榮耀,他在刷電視劇,他在睡大覺。
他說他不喜歡發朋友圈,也沒有什么可以發。
是呀,難道要直播打王者榮耀嗎?那些總是在朋友圈炫耀的人,絕大程度上,都是有東西可以炫耀的,朋友圈不過就是一個展現他們功成名就的小地方。
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歡發朋友圈,有些人什么都不發?是真的因為前者太閑,后者太忙?前者太裝逼,后者太務實?也是時候說一些真相了。
03
為什么有些人從來不發朋友圈?大概就是如下這樣:
性格使然
你一定遇到過這種人,他可以什么都不發朋友圈,但朋友圈里哪家 剛生了幾個豬崽,他都心知肚明。這種人的性格就是那樣,只喜歡看別人的一切,不喜歡別人知曉自己的一切。
不過有一種說法很值得大家深思,叫做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才最可怕。因為這種人你猜不透他,他心里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他在想什么,你一概不知道。說不定他在心里通過你發的朋友圈在籌謀一件對你不利的事,你依舊不知。他什么都不說,呆在暗處,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想想是不是毛骨悚然?
我們長大了,不用再炫耀一支發卡了
越長大,越成熟,越不想發朋友圈。
上高中的時候喝了一杯幾塊錢的奶茶都要發一發朋友圈。長大了,哪怕得了一塊金條都不想再去發朋友圈。
18歲時,一天發10條,30歲以后,10天發一條。
18歲時,無病呻吟的感嘆,雞毛蒜皮的日常都要發,30歲以后,發圈也變成了一種營銷,勾勒自己的形象,自己營銷自己,隱忍自己的情緒,再無懵懂無知的少年。
如果你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從一天發10條,到10天發1條,可能,他沒怎么樣,他只是長大了。
真的是比日理萬機還日理萬機
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發朋友圈嗎?
這我哪知道啊,我又沒他們朋友圈。
也許有些人是真的太忙太忙太忙了,忙到沒有什么時間發朋友圈,同理,他們也沒有什么時間看朋友圈。
如果是真忙的話,沒有時間發的同時也意味著沒有時間看。
如果你有大把的時間看,卻從來不發,恕我直言,你比那些天天發朋友圈的還閑。
04
那哪些人經常發朋友圈呢?
因為你是我的粉絲,因為你正在一個一個字的看我這篇文章,所以,我敞開心扉,袒露胸,不對,袒露胸懷和你說一句實話:
我就是那個很喜歡發朋友圈的人。
既然已經說實話了,那就說的更多一點。
我發朋友圈,更多的是在做一種自我營銷。我的微信好友近1100人,不少文友,一些客戶,些許粉絲,少許編輯,還有同事,朋友和親人和微商。
我的朋友圈的成分是這樣的:
文章+文案70% ? ?吃喝玩樂(加自拍的)10% ?我牛逼的(我自認為的)10%
還有10%東西南北什么都有(包括老板讓轉發的)。
不過我發朋友圈,遵循這幾個原則:個性、陽光、逼格、文化。
我要讓別人知道我是會寫文章和文案的,寫的尚可的,我是喜歡讀書的,我是個24度裝逼讀書文化人。
而且,大多數是時候,我把朋友圈發了就走了,沒有空看別人發的朋友圈。
和我一樣在自媒體寫作這個圈子混的人(我是副業)多多少少都和我一樣吧,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不是白發的,像極了自媒文化界的微商。
是呀,另一種常發朋友圈的就是微商了。
不過微商發的越多只能說是敬業,而不算是專業。
轉賬截圖,豪車游艇,大長腿戴墨鏡,聊天記錄,這些都已經很low了。
除非那種特別煩人的被我拉黑了,我并沒有拉黑一些微商。作為一個寫作的,做企劃的,做文案策劃的,偶爾刷朋友圈的時候,我會看看他們的文案寫法,講真,我真的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除了微商,還有就是有了娃的媽,心智還沒成熟的娃,36度自戀的自拍狂,炫富不停的二代,生活太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有心人,亦或天生喜歡分享的外向樂觀之人喜歡天天發朋友圈了。
上面我說什么都不發的人偶爾要小心,但按照一套模板假裝發朋友圈的也要小心了。他們通過微信將自己包裝成領域專家,高富帥,白富美,你們隔著一個微信,你又不知道。
哦,還有一個喜歡直播努力與功成名就常常發圈黨的。
他們不是在奔赴講座的路上,就是在名人大咖匯集的現場的最后一排,亦或在各大公眾號上趴著學習,好一個拼搏上進的好兒郎。
只是我真希望他們是真的在努力,而不是在作秀,畢竟想要成功還需要積淀,需要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做一件事情。除了直播朋友圈,他們也應該懂得積淀。
我認識一個學長,他常常在朋友圈曬努力,曬優秀,但其實他真的很努力,很優秀,他活得就是和朋友圈一樣精彩。
晚安,愿你精彩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