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公交車上,聽后面坐著的兩人談到“今年回家怎么辦?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別人”,依稀能想象到一個過年場景,三五好友圍坐一起,問道彼此事業工作、人生規劃時,成功的人滔滔不絕,而失敗的人卻只有赧然!
我們今天的生活,無論走到哪里,“體面”二字,都是一種無形的標準,在拉扯著每一個人,要求每一個人“體面”!
01
86%的人,都在追求假精致
記得《后來的你》當中有一個關于回家過年的場景,為了顯示自己的體面,周冬雨飾演的女孩和男朋友回家,到處湊錢買了一些年貨,同學聚會上被人戳穿,他惱羞成怒。
那一幕場景,正是一場“有失體面”的戰爭!
而今,或許當年許多少年,都成了電影里面那個借錢“裝體面”的男子!
匯豐銀行曾發布了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
中國90后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他們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平均12萬元人民幣)。在工作幾年的情況下,90后的收入水平大概在七千左右,然而卻有高達12萬的債務。
為什么,這都是“假精致”導致了,明明自身沒有那樣的條件,卻做了那樣的事情,過度消費造成的!
人的體面若是可以裝出來,那么越會演戲的人,也就越體面!
02
過年回家的體面戰
假精致是當下最流行的一個網絡詞語,也是當今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很多人表面光鮮亮麗,但是內在早已被掏空,外面西裝領帶,里面可能襪子都是幾個破洞!
每到過年,回家過年,成了一件令人期待,同時也是讓人擔心的事情。
期待不難想到,擔心也不難想到!
擔心的就是,回家之后,親朋問起來現在何處“高就”,何時結婚,總能讓人膽戰心驚。
前兩天,還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年紀不小,卻還什么都沒做。
最近這段時間,他還生病住院了,錢沒賺到,估計還要賠不少進醫院。朋友算是最早的一批90后,他說,現在除了工資不高,其他什么都高!
人肥了一圈,血壓血糖也都高了一點,典型的中年人的樣子!
說到最后,他向我抱怨說:今年回家,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別人,父母說的是,別人不是結婚就是買車買房了,你什么都沒有!
什么是體面,回家的時候,健健康康回家,就是最大的體面。
03
體面的焦慮
每到過年,很多人就開始為體面焦慮。
去年春節前,有個同事說:要開始省錢,從吃的開始,每天吃飯不超過20塊,就為了過年回家能多一點錢,過一個體面的年。
按她的說法,體面就是過年的時候不用擔心被別人交出去玩沒錢。
有這樣想法的人,肯定不止一個,她不是最初的,也不會是最后的。在當今社會,體面如此重要,然而,體面并非臨時做出來的,而是平時積累起來的,一個人平時積累有多厚,她的體面也就有多少!
體面也不是外表精致,而內心空虛,而是內外統一的一種合適身份的精致,這是一種貼切生活的美感。
然而現在許多人理解的精致就是“有面子”,就是顯出自身身份的榮耀。
04
真正的體面,是由內而外的氣質
我所理解的體面不是一種攀比,一個人或許只是一個小職員,但他身體健康,做事無愧于人,無愧于天地良心,這就是一種體面,這和工資5萬或者5千,并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是一種內在的貴族感。
一個人月入20萬,可是說話卻滿口謊言,說話做事就像一個暴發富,令人生厭,這種人不管他有多少錢,都有失體面。
人的體面,不在于什么身份地位,而在于內在散發的一種從容,記得有一個關于林肯的故事,有一次在路上,總統林肯看見一個流浪漢向他脫帽致意,林肯總統立即用相應的回應。
我覺得,這才是體面,一個人不應自己的身份高而自傲,也不因別人身份低而看不起別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這才是最大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