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盧小青的第四次相親,又黃了。
我坐在她旁邊,看著她心不在焉地玩手機,然后一臉僵笑地附和著對面那個男生時不時拋過來的話題,氣氛尷尬到讓人懷疑人生。前來赴約的相親對象倒是不介意,好脾氣地找話題,時不時看一眼盧小青,都是緊張又害羞的眼神。那個男生初中的時候就給盧小青遞過情書,知道盧小青的各種底,現在是縣里某機關某領導的助理兼司機,然而這個工作盧小青一聽就炸了——
“他要是大小是個官也就算了,我媽居然把我塞給一個司機,真是我親媽!”
“初中的時候我就看不上他,現在就更別指望我能看上了!”
“但凡是要去相親的男的,不是丑逼就是窮屌絲,能遇上什么好的,結婚這事不能將就好嗎!”
出來混了這么多年,沒長腦子,毒蛇功力倒是進步不少。只是迫于母上的壓力只能硬著頭皮出來見上一面,臨了還拉上我這么個倒霉催的!
這是今年國慶假期的事情了,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在那家縣城的奶茶店里,盧小青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和不耐煩的眼神。她的手機一直在響著新消息的提示音,貼著亮片的水晶指甲一直在噼里啪啦地打字。偶爾空下來也是專心致志地喝著眼前的那杯奶茶,絲毫沒有要緩解一下氣氛的意思。
二
因為盧小青始終認為,自己的靈魂不可能束縛在這個慘兮兮的小縣城里,更不可能找個鄉鎮青年嫁了安穩度日。她的人生,一定會發光發亮,會功成名就。因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
怎么個不一樣。比如小時候,大概剛剛學會說話,家里蓋房子,大人沒空看著她,就把她圈在嬰兒車上。旁邊放著一臺收音機,一塊磁帶就能讓她不吵不鬧地聽一上午。沒過幾天,磁帶上的歌就都學會了,咬字不清卻不帶走調的。
后來,家里的錄音機換成DVD,盧小青學會的歌越來越多,簡直就是中華小曲庫。有親戚朋友來都要給大家唱一首,一點不怯場。小學時期每年的新年晚會六一表演,她都是歌曲表演第一名;初中參加學校舉辦的歌唱比賽,她一路唱到了前三。她一直覺得,如果自己生長在大城市,可以從小就被送去學唱歌學音樂,肯定是個小童星,到了現在——
“到了現在就是各種通稿里總結的那些長殘了的童星!”我忍不住打擊她。盧小青小時候白白嫩嫩挺可愛每個人見了都想抱一下,然而長到后來一下子沒收住,臉盤子越長越大,情急之下讓人只想到用胖來形容了。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盧小青心里的音樂夢一直沒有斷過,高中畢業之后,她跟所有有夢想的年輕人一樣,去了最擁擠的北京,住陰暗潮濕的地下室。
盧小青沒有學過樂器,不知道怎么認五線譜,所有的歌都是聽會的。但她一點都不怕,從小到大的那些獎狀給了她底氣和自信,她相信自己有一天總會出人頭地的。那段時間她白天去打工,晚上就所在那個狹小的空間里聽歌,寫寫歌詞。后來,她用好幾個月的工資買了最簡單的錄音設備,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發給那些唱片公司,然而一次也沒有得到回復;她勤勉地關注著一些比賽信息,任何大大小小的比賽她都會去參加。在某一次的比賽里,她被一家酒吧的老板看中了,問她可不可以到他的酒吧去唱歌。
盧小青爽快地答應了,說不定就能被星探發掘,也許很快就能簽約發唱片了。盧小青在酒吧唱了四個月,幾乎把她所有會唱的流行歌曲都唱了一遍,這期間沒有星探來給她遞名片。倒是那個滿臉胡子的酒吧老板,聽了她的經歷,知道盧小青是個不難搞的鄉下姑娘,于是在某天下班的時候色瞇瞇地伸出了他的咸豬手。然后,盧小青辭職了。
她一如既往地聽歌寫歌,然后給各個音樂公司發簡歷。無論什么崗位,能在音樂公司上班,起碼能夠離夢想近一點。后來,她去了一家規模不算太大的音樂公司當后勤,跑腿、打雜什么最繁瑣就做什么,很忙很累但是很開心。公司偶爾承辦一些演出,她去現場扛梯子、訂盒飯,到了晚上演出正式開始的時候,她躲在后臺的角落里,看著監視器里發光的人,心酸又羨慕。偶爾也懷疑過自己的夢想,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三
高中畢業至今,換了許多份工作,每次都希望離夢想近一點,可天知道這到底有沒有用。一晃神在北京漂了七八年,沒有存款沒有事業,唱歌的夢想依舊遙遠的可怕。住的地方也只是從一個地下室換到另外一個地下室。
盧小青一直以為自己在別人眼里是一個為了夢想可以付出一切的、有勇氣的、很特別的姑娘;卻不知道在家人、甚至在更多的人眼里,她只是一個沒有學歷,沒有正經工作,26歲了還一事無成的不靠譜青年。
我佩服她對于夢想的勇氣和執著,也心疼她那些付出和經歷。
只是現實終究殘忍了一些,因為并不是每一個在音樂公司打雜的人都能像劉若英那樣把這段經歷寫到自己的自傳里為有夢想的人提供勵志的故事;也不是每一個在北京住過地下室的人最后都能在訪談節目的演播室里跟主持人聊聊自己當年住的地下室有多么的逼仄潮濕。
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搞清楚,她到底是喜歡唱歌,還是想要成名。
高中時沒有早戀的資本,工作之后內心孤僻不愿意認識新的人,沒有自己的圈子。成家比立業還艱難。難怪盧小青媽說:“趁著這張臉還能看,趕緊找個男的把她收了吧!”
可是那些相親的男生,盧小青一個也看不上。就像是最近見的那個男生。坦白講我覺得他人還不錯,最起碼沒有糟到盧小青認為的那種地步。說話有趣,工作靠譜,長相不丑甚至能歸入好看的級別。但是盧小青幾乎一眼都沒有睜眼瞧過他,吃完飯速速離場,連句再見都不愿意說。她迫不及待地離開現場,以此篤定自己必須會遇到更好的,絕不可能把自己的單身生活終結于在這樣的一個男人身上。
四
盧小青理想的對象,是跟她在北京見過的那些大場面里的男人一樣,沉穩睿智、帥氣多金、功成名就。用一個成功人士的胸懷,來容納她這幾年艱苦的漂泊,讓她心甘情愿地卸下虛偽的盔甲。她見過那樣的男人,所以覺得自己的婚姻只屬于那樣。
而我斷定她遇不到。
每一個適齡未婚的單身青年,都對相親這件事情充滿了抵觸和反感。一見到相親對象,都跟盧小青一個德行,不耐煩且看不上。但我們都忽略了,那個你看不上的相親對象,恰恰也也很好地應證著一個事實,自己充其量也就是那一掛的貨色。
盧小青相了那么幾次親,卻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承認這個道理。
看過那么多的雞湯軟文,總是高舉“姑娘,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旗幟。可是,值不值得,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自己。
你的才華和天賦,可能根本支撐不了你的夢想;你的容貌和姿態,也沒有辦法讓你遇到能相互吸引的真愛。眼光跟上了,實力卻拉了后腿。就像是最青春的年華過去之后,見了一個又一個相親對象,讓人無奈的不是自己總遇不到對眼的,而是那一個個的你都看不上,周圍的人卻都說合適——拋開三觀性格生辰八字,只單單從實力上、外表上、人人都覺得你們合適,你覺得他腿不夠長手不夠美穿衣不夠有品,可是你卻只配得上這樣的人。
電視里那些大齡剩女的故事教會你,婚姻不能將就,終有一天你肯定能等到那個對的人。殊不知那些女生本身就很優秀,所以才有挑揀的資本和孤注一擲等下去的勇氣。再腦補一下矮矬矬的自己跟男主角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的畫面,怎么想都覺得畫風不對,因為不配啊!
而你在等待的過程中,依舊一事無成,內心沒有豐富,銀行卡余額也沒有漸長,那樣的你永遠只配得上那些你看不上的人。
而我希望我們都不會成為盧小青們,一味地放高眼光等待真愛,而在等待的過程中,卻一事無成,內心沒有豐富,銀行卡余額也沒有漸長。那樣真的是神都幫不了你,你也永遠只配得上那些你看不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