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年關將至的時候,正是在外地工作的人返鄉的高峰。人之熙熙,車來車往。
從外地回鄉的人,不僅帶來新鮮的資訊,也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
尤其從二三線,小城市出發,去到大城市工作以后回來的人。
這些人普遍的特點就是愛裝b,看不起小城市工作生活的人,覺得大城市的月亮就是圓,大城市的一根草也是好的。我們將這種心理稱之為:大城市優越感爆棚綜合癥。
患有這種癥的人的普遍表現就是愛吹牛,一個月幾千收入詐稱幾萬,租車,借車開回老家非說是公司的年終獎。張口馬云,馬化騰,任正非,閉口股權投資,ui設計,金融工具。
而且處處透露出一種鄙視小城市的氣場。總是說~小城市這不好那不好。你們掙那點錢夠干什么?在小城市窩著多沒意思啊?大城市的井蓋都透露出一種貴族的氣息。就連大城市霧霾的口感也比家鄉的多了一份醇厚和綿柔。
在大城市當程序員的跟你講中國互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馬云,馬化騰都即將成為過去時。大城市當銀行柜員的敢跟你張口閉口就是幾個億的生意。大城市當保安的給你解讀國家政策。大城市搞銷售的吃飯中間刻意不停的打電話,左一個李總,右一個王總。
不排除確實有在大城市混的好的,但是大多數還是不足以支撐的起這樣的排面的。但是他們的迷之優越感依然會像迷魂香一樣飄散出來,滲透到你的鼻黏膜和神經中樞。
每個在二三線或者小城市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過這樣的親戚,朋友和同學。
這種類型的人會給小城市生活的人帶來哪些不好的東西呢?
一,打破你平衡的心態,讓你變的浮躁
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的到,現在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一線城市的飛速發展已經比其他的城市無論在硬件和軟件上有了很大的躍升。但是放眼全國,每一種城市類型都有其功能和不可替代性。比如有些小城市的定位就是資源產出,農產品產出,木材產出,礦產資源產出。還有一些小城市定位是裝備制造,輕工業生產。還有一些小城市定位是旅游文化基地。每一個功能區的城市都是當地的核心,功能都會偏向于該功能的開發,保障和維持。
而在小城市工作的人,都是在國家這部超級發動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節點。
小城市有小城市內在的運行邏輯,小城市里的人過的安逸、幸福,當然頭腦相對來說也會簡單一點。但是被大城市回來的人明里暗里一譏諷,一攀比,很多小城市工作的人平衡的心態就被打破了。進而影響工作,影響婚姻。
其實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有些職業就需要時間來深耕,而如果小城市的人被大城市回鄉的人帶來的攀比和浮躁的氣息影響的話,放棄了深耕和鉆研的心態,無異于前功盡棄。再比如很多小城市的工作需要忍耐和資歷,而被大城市工作的人影響了心情,放棄了深耕已久的工作,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未來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話,是否也等于放棄了自己預設的未來?
二,道德秩序的滑坡
大城市節奏快,很多事需要速戰速決,速食的約會,速度的相親,人和人之間的弱聯系,冷漠的人情。
而在依然比較傳統的小城市里,這些不僅是行不通的,也是為之忌諱的。小城市因為體量小,依然還是屬于熟人社會。拋開很多有關熟人社會的負面言論不談,熟人社會帶來的真情,溫暖,關心和人情味還是有的。這是熟人社會的優點。而熟人社會要求人的道德水準是比較高的。你搞一夜情,你搞小人行為,很快就會傳遍整個交際圈,影響工作,影響生活,讓你寸步難行。很多小城市的人被大城市這種思潮影響之后做出了錯事,為小城市所不容,釀成難以挽回的結局。
三,陷入騙局和陷阱
城市的飛速發展帶來的不僅是正面的效果,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東西,比如各種金融詐騙,傳銷,融資陷阱。
有一部分回家鄉的人大肆吹噓自己,包裝自己,為的不是得到心理滿足這么簡單的事,更有可能是在為小城市工作的人設的局。
他吹噓自己混的多好多快,一年成立公司,兩年融資,三年上市。讓你聽著心癢癢。讓你也產生想跟著他“做生意”“干項目”的想法,不由自主的就掉進了他精心設計好的騙局。現在很多傳銷騙局或者投資騙局就是以這個套路開頭的。
其實說了這么多,并不是在說大城市,小城市的優劣,也并不是挑起大城市工作的人和小城市工作的人之間的紛爭。而是希望我們都能留意身邊一些悄然發生著變化的人,這些人你曾經熟悉,現在卻變的陌生。
每一個人,都有過一段純真的時光,只不過一些人后來成為了社會價值排序的俘虜
當一個人不再相信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把標簽和外在物質當成可以量化的價碼的時候,他就會把身邊的每一個人當成利用的對象——這個人是用來利用的,這個人是用來陪酒的,這個人是用來攀比和嘲笑的。
污染不僅有光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還有精神污染。
想要過的幸福,就要警惕精神污染的源頭——裝b者。
面對過年回家的裝b者時,要擦亮眼睛,帶上頭腦。用心相交不越界,用情相交不攀比。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