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讀了幾本精力管理的書。這些書教導我們,保持充足的睡眠,盡量減少雜項工作占用時間。
我遵照踐行。每天睡足八小時,中午午休20分鐘。上班揀最重要的工作做,盡量推掉雜事。爭取早點下班,每天陪孩子兩個小時,早起讀書一小時。
慢慢的我發現,用來寫作的時間沒有了。工作上,領導也開始敲打我。
我要飽讀詩書啊,我要每日更文,刻意練習啊,我還要把工作做精做專呢。現在精力是管理好了,可是做事的時間哪里來?我陷入困惑。
平常周末的時候,大領導總在單位的群里發些推動方案、成長雞湯,我嗤之以鼻:大周末都不讓好好休息。
后來進入讀書營,看到奕晴、米瑟等經常凌晨發推送,我感慨:年輕姑娘,不懂得照顧身體。
我的讀書、更文時間還是不夠。
后來看了一些大人物的故事。
張藝謀已經是大師級導演,仍然堅持白天拍戲,晚上剪輯,天快亮了才去休息。不拍戲的時候就揪著劇組里的人聊戲,一聊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聊得對方累趴了,他換一撥人繼續。
小米創始人雷軍,可以經常通宵達旦的工作,平時睡眠時間不過四五個小時。不論大方向還是小細節,他都要深摳,只要想起什么,半夜也會爬起來處理,從沒有“”明天再說吧”的想法。
諸如此類的故事看多了,我開始懷疑:我的方式錯了嗎?
昨天貓叔甩文兩篇,不過素材而已,我卻羞得滿臉通紅。這半年來,終于有人狠狠啐了我一口!
原來自己所謂的精力管理,根本就是懶病犯!不過給自己淺嘗輒止找了個借口。
不投入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努力,空想著自己靠專注靠心流,就可以打敗旁人,一躍而起,是多么的可笑!
趕得走凌晨五點的瞌睡蟲,踢得開總冒頭的小確喪。望得見天空,守得住堅持,耐得住寂寞,這才是高人之段位。
從此試著從當下做起,不計得失,全力以赴。哪怕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去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