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市面上的各種艾灸書籍紛繁復雜,良莠不齊,使人莫衷一是。這幾個問題是施灸的時候必會遇到的。
1、施灸總原則:守中央,通四旁。
灸的次序,一般來說先中間,后四肢,先陽后陰,先上后下,總不離守中央通四旁。比如先督后任,或者先背后腹,再往四肢。
2、灸前灸后勿忘按揉開穴;所謂“開穴”就是讓艾灸更好的透經透穴而已,不是像有些人說的神乎其神,我向來反對把中醫神話。
3、最后的收功;因為精氣神和火氣容易上浮,最后可以在足三里或者太溪收功。我習慣用足三里,這樣可以避免那些虛不受補、上熱下寒,一灸就上火口腔潰瘍的人。
4、灸法時間;原則上陽升陰降,順應天地陽氣遠行的規矩。但病有從陽引陰,從陰引陽,根據不同情況夜間施灸也不是不可以。施灸時長:一般20到30分鐘,如需特殊灸法幾個小時都可以。
5、灸前后適量飲水,這個問題糾結很久,查閱很多資料,各家解說不一,我比較傾向于可以喝水。至于什么體質喝什么水,另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