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詞條里是這么解釋成就一詞:
①取得的成績;業績。
②完成。
③成全。
④努力的終結和厭倦的開始。
決定就以這4個方面總結下過去一年里的我所認為的成就事件。
1.取得的成績。
16年克服了對跑步的恐懼。成為狂熱的耐力運動愛好者。用早起跑步找到了目前為止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方式。2016年12月4日蘇州半馬PB.以蘇馬結束2016年的跑步目標,并達成愿望成績。在微信上寫下如下一段話:
圖一中是五年內要登上珠峰順帶升級我三觀的姐們,20年后重逢發現有辣么多共同點:素食主義者,長跑愛好者,馬甲線、AB線各種線狂熱份子,除了信仰屬于不同流派。
圖二是第二季度讀書主題,這是回歸運動習慣最重要的動機。
第三季度開始做bucket list,隨機的生活可能比較具有美感,打勾的人生估計少些遺憾。
四季度到今天,完成10個半馬,一個全馬。收獲一幫志趣相投的朋友。這9個月,或多或少影響到我身邊最親密的人,足矣。不再見,2016,準備開掛,2017。
把運動目標達成定義為我所認可的成就事件,是因為它是我在最短時間內看到質變的路徑。而且,有科學依據證明,跑步會改變大腦結構。找到人生中你可以主動并享受的長期有益事件,是幸運。
2.完成。
在16年完成了思維方式的轉變。明白思維升級與自我成長是一生最重要的課題。完成人生以后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人生目標的確定與規劃。這個系統框架的搭成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俯瞰自己的人生。讓人生目標足夠深遠,甚至在我死后仍幸存下來,放大的思維格局,才會有更好地未來生活。
3.成全。
學會了成全。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換位思考和雙贏思維成為我生活與職場變得暢通的法寶。對家庭,用慢生活的心態,對工作,用高效能的模式。追求身心平衡的同時,永保對生活的熱情。
4.努力的終結和厭倦的開始。
學會了放棄所有無用的努力。放棄所有影響自我目標達成及個人成長的人際關系與事件。把追求自律精神,自尊自信,塑造鮮明的個人色彩作為自我完整的最優選項。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把卓越轉變成身上的一個特質,最大限度的發揮個人的天賦,才能,技巧,才有自己的獨特領域。高標準自我要求和永不知足的學習態度這本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最后用實踐者與受益者角度再重復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的一段話:“自律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基本工具。沒有自律,我們什么都解決不了。”
愿此生,做有成就的自律者。
#Angie-我所理解的生活##Angie技能特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