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自己的位置和你想去的地方-財務自由之路

財富的定義:“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你家里的所有人不進行體力勞動),你所能生存并仍然維持你的生活標準的天數。”所以,財富是用時間來度量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弄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及自己想要去到哪里!這里只跟大家從財務層面談談這個話題。


請先回想一下,下面四句話中自己常說的是哪句?

1.“我正想找份穩定、有保障、薪水高、福利好的工作。”

2.“我在這個項目上已經花了20多個小時了。”

3.“我正在尋找一個職業經理來管理我的公司。”

4.“我的現金流是基于內部收益率還是凈收益率呢。”

選出你常說的那句。下面據此來找找自己所在的位置。



現金流象限圖

這是一張財務象限圖,也是羅伯特清崎在《財務自由之路》中引入的一個新概念。他將人分為了四類,并分別繪制到不同象限中,使用E,S,B,I來代表。上面的四句話是這四類人比較典型的特點。現在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吧!下面咱們來聊聊這四類人的不同之處。


各象限簡要描述

第一句話出自第二象限人群,雇員(E):他們面對金錢和工作時,渴望獲得“保障”、“安全感”。他們寄希望于每月的工資收入,堅信穩定的收入能個他們帶來安全感,避免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這完全就是說的我啊!!!)

第二句話是出自第三象限人群,自由職業者(S):相信這個群體在IT圈子里不會陌生,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的小團隊,自己的生意。他們估算最多的就是這單生意花費了我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他們基本上都有一些強迫癥,喜歡將事情做到極致。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品質,他們能接到更多的活兒,在這個領域里更好的生活。但比較致命的缺點就是,這些人永遠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比別人都強。所以他們的工作室,小團隊,包括他們的生意都是圍繞著他自己建立起來的,他是這臺機器的引擎,他的好壞、狀態影響這整個“賺錢機器”。

第三句話出自第一象限的人群,企業所有人(B):這類人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企業,他們的任務就是找到合適的人來做合適的事,以便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享受。跟S不同的是,他們的企業不是靠他們運轉,就像地主一樣,到日子收租子。他們的企業在為他們工作。

第四句話出自第四象限的人,投資者(I):這類人是我比較崇拜的,他們也不工作,因為他們的錢在為他們工作。憑借這對風險的特殊認識,這類人可以駕馭風險,進而利用風險,從風險中獲得大量財富。


通過以上對這四種類型的人群的簡單描述,大概大家都已經能對號入座。接下來就要聊聊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你想成為哪類人?你都需要為此付出什么?


各象限所需技能

E類:廢話不多說,想成為這類人非常簡單。此處略過10個字

S類:如果想成為S類,你首先要完美,這也是進階的必經之路。另外你要練就一個好身體,因為S是所有象限中最累的,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工作室做的越大,自己越累。另外你要有目標,你的目標就是盡快成為B。

B類:想成為這類人,要做足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畢竟當老板不是這么容易的。首先要有一顆勇敢的心,因為你不知道要破產幾次才能成功。其次要有財務知識。最后要有管理能力。

I類:想成為這類人,要先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認識世界。對“風險”形成有別于他人的思維。學會駕馭風險,利用風險。


書中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當你工作的時候,請努力工作,不要在上班時間閱讀《華爾街日報》,這樣,你的老板會更加欣賞你、尊重你。下班后,你用你的薪水和閑暇時間所做的事情將決定你的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