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假設你跟著《拆掉你演講時的炸彈》系列文章一路走到這里,那就意味著你已經選擇了熟悉的主題,明確了內容框架,經過私下以及當眾演練的準備,即將登臺開講了。
怎么樣?緊張嗎?是不是又有點心跳加快,雙手冒汗?
對,沒關系,就像宗盛大哥在歌里唱到的:“你見過思念放過誰呢?”,思念沒放過任何人,緊張也一樣,不管他是總統、明星還是主持人,概莫能外。他們能適應,你也能。
話說回來,臨場階段,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呢?
我想,至少有三件:踩點、放電影和擺pose
是不是有點迷糊了?這都是什么啊?
別急,聽我一件一件給你慢慢道來。
今天說踩點。
蕩開一筆,先講故事。
古龍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李尋歡與上官金虹約戰。頭天晚上,李尋歡來到約定地點。觀察了地形,勘察了地面的土質,完了飛身上樹,在樹梢上踩了一圈。在一旁窺視的天機老人對孫女孫小紅解釋說:看地形是要占據有利地勢,觀察土質是因為泥土的疏密軟硬會影響跳躍的高度,而上樹是為了查看樹枝韌性以及是否有枯枝,以免上去后一腳踩空,失了先機。
劍客決斗當然是小說家的幻想,行事之前先了解環境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對演講新手來講尤其如此。任何一個細節的失控都有可能打破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和小心翼翼地維持的平衡。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我的建議是:提前半小時左右來到現場,而且最好能夠在觀眾尚未完全入場時來到。當然,這需要事先與組織者溝通。你不必擔心給對方添麻煩,提前到場顯示了你對演講的重視,這會使主辦方更加放心并且樂意配合。
那么,來了之后做什么?
三件事:調適設備、觀察場地和感受受眾。
設備的重要性毋庸多談。就算你有帕瓦羅蒂的大嗓門,如果現場麥克風不給力,你也很難把聲音傳清晰地傳遞到每一個聽眾的耳朵里;如果你習慣坐下講,可以使用鵝頸麥克風,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滿世界溜達,就要請主辦方找一只手持話筒,并確保事先充好電。除了話筒,還要調適播放設備。如果你用MacBook制作了精美的KEYNOTE,現場給你提供的卻是WINDOWS系統下的PPT,那真是欲哭無淚;你當然可以自己帶電腦,但是主辦方不一定給你準備好音頻線,或者你電腦的HDMI插孔跟現場的VGA端子不匹配,于是精心準備的音視頻資料沒有了用武之地。
沒錯,上面這些都是技術問題,不難解決,但需要時間。如果在演講開始前三分鐘出現這些問題,那么接下來調試設備的半個小時會讓現場觀眾越來越焦躁,為你在接下來掌控局面增加難度。所以,請相信,僅僅是為了避免設備上的這些坑,早來半小時是劃算的。
確定設備一切OK之后,接下來要做的,是觀察場地。你可以先從舞臺開始。如果是很正式的演講或者觀眾人數很多,通常都會擺放一個演講臺。如果你打算使用它,那記得去試試演講臺的高度和桌面的坡度;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把全身都暴露在受眾視線當中,甚至不時走到觀眾當中去,可以要求主辦方把演講臺搬到舞臺的角落,以免影響你的行動。如果現場沒有安排演講臺,你應該找一張合適桌子,用來放你的電腦、筆記本和水杯。然后你可以在舞臺上走一走,像前面說的李尋歡在樹林中踩地一樣,實地感覺舞臺的尺寸以及自己與演講臺以及投影屏幕之間的位置關系。
當這一切做完之后,我的習慣是在播放一段視頻資料,然后走下演講臺,在整個演講場地中轉一圈。這時有兩件事可以做:首先,大概數一下座位。如果主辦方告訴你來聽演講的大約有100人,而現場擺放的座位有兩百把,那除非是你個人的粉絲見面會,否則我強烈建議你撤掉多余的椅子。道理很簡單,大多數人不喜歡靠前坐,也不喜歡坐得非常緊密,如果椅子數量遠遠超過現場聽眾人數,你會發現自己與聽眾面前出現了一片開闊地,而開闊地后面的人也坐得稀稀拉拉,絕對是影響你的情緒的。其次,記得正播放的視頻嗎?你要走到后排和角落的位置,檢查一下那里的觀眾能否清晰地看到或者聽到播放的內容。如果存在障礙,就要馬上做出調整。否則,當他們看不到或者聽不到你播放的內容時就會走神。一兩個走神的觀眾會影響到其他聽眾進而影響到你的發揮。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感受受眾。
如果你是一個演講老手,那上面這些已經是老生常談,甚至已經成為你的規定動作;如果你還是一名菜鳥,我建議你不要怕麻煩,把場地、設備和受眾這三個方面面面俱到全面考察,做到心中有數。
記住:控制演講,從控制環境開始。
關于臨場準備的后兩件事情,請關注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