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越
? ? 世人都想追求真愛,而又無奈于你情我愛的悲歡離合,愛情易失,婚姻易散,愛情的永恒只是人們內(nèi)心的渴望罷了!人們?yōu)槭裁纯释篮愕膼郏恳驗槿藗冊镜男木褪怯篮愕膼郏氖亲钋宄杏洃浀模鼪]有忘記它本來的樣子,所以它要回到心本來的樣子。但是,我們迷失在紛繁的花花世界里,遠離了心,丟失了心,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向外尋找,越是向外找愛,離心就越遠,越是失望,甚至絕望,找啊找,找到的都不是,找到的都是轉瞬即逝的靠不住的假愛,不是我們心中的那個愛本身,因為真愛需要透過花花世界回到心里。有的人不去找了,回頭了,發(fā)現(xiàn)愛一直都在那里,從來沒有離開過。有的人不死心(妄心)繼續(xù)尋找,找到死都找不到,因為找錯方向了,因為認了愛的倒影為愛了,認了妄心為我了,所以說,人心(妄心)不死,道心不生。下面,我們看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愛情和我們要尋找的真愛到底什么不同?
? ? 現(xiàn)實中的愛情也是有不同層次的。如果兩個人用兩棵樹來比喻,愛情的發(fā)生是兩棵樹的相互吸引,是一棵樹去擁抱另一棵樹,那吸引ta的是什么呢?吸引ta的是樹上的花朵嗎?吸引ta的是樹長得高大嗎?吸引ta的是樹長得茂盛嗎?吸引ta的是結不結果子嗎?吸引ta的是花的顏色嗎?吸引ta的是樹的外表的光滑嗎?吸引他的是樹的品質?還是樹的品種?
? ? 有些人喜歡梨樹,有些人喜歡蘋果樹,有些人喜歡桔子樹,有些人喜歡香蕉樹,有些人喜歡棗樹,有些人喜歡白楊樹,有些人喜歡柳樹,有些人喜歡梧桐樹,有些人喜歡小草,有些人喜歡小灌木。而每一種樹都有高低胖瘦,每一種樹都會有花無花,都有花大花小,每一種樹都有果實或沒有果實,每一種樹都有果實的青澀還是甘甜,每一種都有果實的不同味道,每一種樹都有樹葉的大小,每一種樹都有茂密的程度。所以每一類樹都有若干類分法,每一類都有大小多少美丑的分別,如果你有分別心,你永遠選擇不盡,永遠不能囊括所有的可能,內(nèi)心總是留下遺憾,留下期盼,留下下一次下一世要選擇什么樣子的苦惱。是不能窮盡,不能圓滿,不能滿足的痛;是一種不踏實,不安心,不穩(wěn)定的惶恐;是一種走錯了路,選錯了人的罪疚。
? ? 所以一個人從萬千個種類中,萬千個品種中,萬千個特色中區(qū)分出一個,去喜歡ta,擁抱ta,和ta在一起,和ta纏繞,愛情的情都是從初戀到發(fā)展、熱戀再到消退趨于平靜的一個過程,就像是海浪,一浪一浪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一個過程,世人苦就苦在:對情的執(zhí)著,對帶給自己愉悅感幸福感的那個工具的緊抓不放,就像是跟隨浪花起起伏伏,擔驚受怕。也像是有人執(zhí)著于花的氣息浪漫;有人執(zhí)著于果實的酸甜實惠;有人執(zhí)著于樹干的高大魁梧;有人執(zhí)著于樹冠的茂密富足;有人執(zhí)著于人品的社會評價;有人執(zhí)著于樹木不會隨風飄搖的情緒平和;有人執(zhí)著于身體感受性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悲歡離合,愛情的凄美傳送,一世又一世,世人一直迷在外部的浪尖上,樹梢上,外部那個浪花是否熱烈,外部那棵樹是否優(yōu)秀,是否值得依靠,總是期望緊緊地抓住對方,就是抓住了愛情。但是情的成住壞空,情的有來有走,情的產(chǎn)生和消失,情的無常,總是成住壞空,愛情總也是落空。
? ? 也許有些人找到了再深層次的愛情,去掉表象,不再關注樹的外部特征,開始關注樹的根部,感到了根與根的相擁,根與根的纏繞。深層次的愛情是根在一起,當根在一起的時候,就不在意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就不在意結什么樣的果,更不在意這棵樹有沒有病蟲害,那種在一起的感覺,它把愛情寄托在了樹根部,愛的深沉,愛的穩(wěn)固。ta不被表象所惑!ta不被利益所熏!ta不被外型所迷!情深深地扎在土壤里,感受著滋養(yǎng)和安全感。因為我們把情寄托在了更加肥沃的土壤里。把目光從樹的上部花果轉向樹的根部,轉向地下,去尋找那個和自己一樣的樹根,去尋找那個和自己連在一起的樹根。再也不去在意樹的高矮胖瘦,開花結果,樹的種類,花的顏色,果實的甘甜與否,再也不去在意別人對這個樹的外表的評價,再也不去在意這棵樹,它是否珍貴如檀香,是否渺小如小草。 人世間這樣根深蒂固的是真愛嗎?仍然不是,它仍然會隨著根部腐爛而消失,隨著人身的失去而結束,它仍然是把工具當做了愛,也就是愛上一個指月亮的手指,愛上了一個發(fā)現(xiàn)月亮的望遠鏡,還是愛的影子,愛的高仿品,還是在幻象里,還不是永恒的愛,當我們體驗到恒常愛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一切都會沒有了,只有真愛永恒存在,別無其他。所以,從愛里造出來的萬相都是心的一個一個的妄動,都是那顆心的顯像,都是自己,沒有別人,我們?nèi)郏褪菍巯蛲馔渡洹5牵廊送浟耸亲约涸趷劾锵蛲馔渡洌炊凵媳煌渡涞膶ο螅嵉箟粝耄`以為是對方給自己的愛,就極力去抓,去擁有,于是就離開了自心,離開了愛本體,去追求一個愛的投射物,自然是撲空的,就開始造作,人為的經(jīng)營愛,呵護愛,內(nèi)心怕失去,心很明白,假的長不了,總會失去,所以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一朝擁有,戀人的分分合合也就是一種常態(tài)了。所以人間愛情都是無常的,也是凄美的絕唱。
? ? 那么,真愛在哪里?真愛什么樣子呢?
? ? ? 根部再深沉的愛情也是愛的載體,也是愛的工具,真正的愛就是沒有了樹,也沒有了根,真愛沒有分別心,沒有特殊性,他并不會認為這個樹根是我的,那個樹根不是我的,有選擇的去愛,這不是真愛。小我之愛或者說假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其特點總是要,要,要,它有形有相是有限的。真愛它不是樹木,也不是樹根,它是在種子播下之前的餛飩狀態(tài),它是不確定的,它就是愛本身,它無邊無際,永恒存在,醇厚自然,綿延不絕……真愛就是在沒有“我”以后顯現(xiàn)的,沒有了“我”的存在就全是真愛了,所以,當我們?nèi)坏臒o我的愛別人時,沒有期望,不要回報,不是為滿足自我需要,而是要給予別人愛,其特點就是給,給,給,這就是真愛了,這就是回歸自己內(nèi)心的那個永恒的港灣——真心,愛是真心的屬性,找到了心,就全是愛。真是眾里尋他千百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內(nèi)心深處——我心即真愛!
? ? 當我們處于真愛,真心的狀態(tài)。我們就會看到世界萬物,可愛也愛,不可愛也愛,這就是我們內(nèi)心的恒愛。正如老子所說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我就是愛,無論世間萬事萬物呈現(xiàn)什么相,我的愛亙古不變。和一個人在一起,不會因為其言行舉止,富貴貧窮,得失榮辱,而心有所動。怎么樣的情緒都是可以的,都是體驗;怎么樣的行動都是允許的,沒有標準;怎么樣的念頭都可以起可以落,原本沒有;什么樣的身體都是可愛的,畢竟是相。讓自己成為真愛的管道,讓愛流淌出來,滋養(yǎng)萬事萬物;讓自己活成愛,照亮一切,呼應出萬事萬物的心,融合為一,讓眾生成為毫無障礙的真愛,實現(xiàn)萬眾一心,就合一只有真愛,別無它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