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非洲

這是一片古老的大陸,人類在這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萬年前,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的國家博物館里保存著當今最為古老的人類化石——南方古猿阿法種“露西”骨架。這又是一片年輕的大陸,10億人口,54個國家,2萬億美金的GDP(2015,和印度相當),人口年齡的中位數只有19.7歲,是七大洲中最年輕的,同期世界范圍內的人口年齡中位數是30.4歲(2012年聯合國統計數據)。


露西少女骨架,來自《非洲三萬里》第28頁

年輕,往往意味著不成熟,不莊重,不理智。二戰之后,原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而政治卻總是在獨裁、集權、政變、暴亂中反復循環。于是貧窮、戰亂、疾病、饑餓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靨,荼毒生靈。生活在這片大陸的人,真是不容易。

短暫的貧窮與落后帶來的可能只是鄙夷、厭惡,以及一小部分的憐憫與關懷。但長此以往,帶來的卻是遺忘。以至于外界的人們已經不在乎這片土地究竟在發生什么了。我們聽不到非洲的音樂,看不到非洲的電影,不了解非洲的名人軼事,更接觸不到非洲的產品。印象中的非洲只剩下壯美的風景以及源源不斷輸出的原材料了。


維多利亞大瀑布,非洲象,黑人部落,猴面包樹


非洲各地區主要出口產品

非洲的歷史長久,但留有文字記錄的少之又少。中國企業走進非洲時間不長,國內有關非洲情況介紹的書籍更是寥寥。遠古時期有待于考古的進一步發現,了解非洲似乎也是在探尋人類的本源。除此以外非洲大陸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五個時期,①早期以古埃及為代表的奴隸社會文明,②9到11世紀非洲大陸的部落文明, ③15世紀到19世紀的販奴高潮,500年間,將近1千萬黑人勞動力裹脅他鄉④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旬,歐洲列強對非洲大陸的瓜分。⑤近現代的獨立運動


19世紀末期歐洲列強對非洲的瓜分

非洲的貧窮與落后有很多原因,發展經濟學也試圖從各個角度加以闡釋,知乎網友,北大經濟學學生一只南瓜的回答對此進行了總結,非洲為什么窮? (藍色字體可以直接鏈接到文章)。至于非洲未來的發展以及為什么中國要大力援助非洲,尤其是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看知乎大V,冷哲的回答如何評價中國在非洲地區援建千余項目的行為?

特別想強調的是,不要將非洲的落后歸因于自然條件、膚色和宗教信仰上。


非洲氣候劃分


非洲宗教


非洲的阿拉伯國家

推薦閱讀

《非洲三萬里》 畢淑敏 湖南文藝出版社 豆瓣書評:《非洲三萬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