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冬天的時候總會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冬天終究過去,春天終于到來。即便這個冬天我們經歷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但再大的困難不能阻擋春天的腳步。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像往年一樣賞花踏春,但不能阻礙我們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在這個陽春三月,想念校園里那些花兒,以及那些像花一樣的人。
吊蘭花
第一次種吊蘭時,不知道這綠意盎然的植物還會開花。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種的吊蘭開出了黃白色的小花,很是驚喜。那些小花開得無聲無息,也沒有任何香味,似乎很不想引人注意。看著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小花,不由得想起當時的一個特殊學生。
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因為有一些行為異常,在全校有名。這種特殊學生,其實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在課后和他聊一聊,聽他講一講“失戀”的故事,他會一直記著你的好。他在畢業后兩三年里,教師節時總會給我打一個電話。他的這種不忘師恩的行為就如家里的吊蘭花一樣給我驚喜。
玉蘭花
記得剛畢業來學校任教的第一年春天,和一個學生一起走在一大片玉蘭樹前。那一片玉蘭樹正開著大朵大朵的紅白相間的花朵。看著這些花朵,這個學生就感嘆“這什么樹啊,一片葉子都沒長,花倒開得這么鮮艷的。”
玉蘭花的綻放是那么的純粹,純粹得連葉都多余。在那禿枝上,紅白相間的花萼,高雅地綻開,裊裊身姿,風韻獨特,每一個花瓣上都凝著一層淡淡的從容。玉蘭樹在其他季節要么碧綠得平常,要么光禿得徹底,只有在初春時節里,純粹地開著滿樹的花,驚艷了眾人。
這個學生是當年大一新生的班長,當時表現并不出色,學習成績不行,做事也很不靠譜。但這個學生很有生意頭腦,敢在校門口擺地攤,敢以低價收購新生們免費獲得移動充值送的手機再倒賣到電器城去。其實許多的學生,正如那些玉蘭花一樣,許多的時候并沒有精彩的表現,但到了一定的時節,便能驚艷了眾人。2017年,這個學生回校參加畢業十年慶典,那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小型企業的掌舵人。人依然還是那樣油嘴滑舌,但事業做得卻是風生水起。
櫻花
學校里建了兩個櫻花園,然后又沿河栽種了滿滿的櫻花樹。在春天賞櫻似乎是一個非常不錯踏春活動,比如在武漢大學賞櫻已經成為一項全國有名的旅游活動。只是想來今年定是櫻花似雨無人賞,零落成泥人不知。
日本人認為人生很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是死,也應該果斷地離去。櫻花凋落時候,不污不染,很干脆,因而被尊為日本精神的象征。但在中國,櫻花只是一種用來觀賞的植物。每當春風吹起的時候,滿樹的櫻花像雪一樣的飄落。賞櫻的學生在樹下流連拍照,那年輕的笑臉構成了另一幅更美的風景。
櫻花開放時最是濃烈艷麗,滿樹繽紛;年輕的學生也如櫻花一樣,充滿活力和熱情。一個校園中,正是那流動的,永遠年輕的學生臉龐最是迷人。
櫻花落后,還有那滿墻的薔薇花讓人流連,還有那凌霄花在高高的枝上俯視著來往的人群,還有那荷花隨著夏風撒播清香,還有那桂花如繁星般吸引路人的眼睛,還有那臘梅讓人顧不得寒風也要湊上去狠狠的聞一聞。
在這個陽春三月里,想念校園里那些花兒,以及那些像花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