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告訴周邊朋友我要堅持跑步,然后每天寫一篇“跑步日記”時,他們基本上都很不理解,都會問:就跑步這么單調、重復的活動,你還能每天變著花樣寫出不同的東西來?想想也確實是,我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時間,來到同一個地點,做了同樣的跑前熱身,然后以同樣的速度,跑完同樣的路程,再做完同樣的放松動作,然后走同樣的路線回家。確實是夠千遍一律的單調重復了,似乎還真是很難變出啥花樣來,每天寫一篇不同的文章。
但是,事實是,最近堅持跑步以來,我還真的是每天都寫了一篇跑步日記(包括中途偶爾沒有跑得日子我也寫了,紀錄下當天為啥沒有跑),哪怕有時候當天確實沒有時間,也會過后安排補記。昨晚還專門大致回看了下最近寫的幾十篇跑步日記,內容還真是沒有重復的,不至于像每天的跑步這么簡單重復。
現在我就結合自己總結的一些經驗談下“寫跑步日記都有啥內容可寫的”,希望能起到點拋鉆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各位高人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一是雖然基本上我們每天的跑步活動都是單調的重復,但“基本上”那就不表示不是絕對,偶爾還是有不一樣的時候,比如,你到外地出差,在一個新的地方跑了幾公里,那可以記錄寫下;你今天突然狀態超好,比平常跑多了幾公里或配速快了,破了自己的跑步記錄,那也是可以記錄下,給自己一個鼓勵;同樣,有狀態好的時候,那就也有低迷的時候,那也可以記錄下,我就有次記錄了自己當天沒有跑夠每天最低定量5公里;平常都是晚上跑,某天因某些原因調整到一大早去跑,那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也是可以寫些東西出來的,我就曾經有天5點多天還沒有亮就起來跑,然后借用科比著名的那句話“你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寫了一篇日記;還有就是,哪天你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跑步,那你也可以簡單記錄下沒有跑的原因。
二是雖然外在看,我們的跑步運動基本上是每天在簡單的重復,但是其實從內在看,我們跑步時候,我們的心靈是最自由的,在跑步的這段時間了,沒有其他的干擾,心靈是徹底屬于你自己的,你愛想啥問題都可以,也可以啥問題都不想,或者無聊從0數到100,再倒回來從100數到0(我就這么干過),甚至可以像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一書中寫到的,問有些長跑運動員是不是在心里念咒語。套用那句話“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跑步看似一個人身體的孤獨,確是我們心靈的狂歡。這樣來看,原來外在看似單調重復的跑步,有這么多不一樣的東西,每天你可能都有不同的感悟、心境,把這些記錄下變成文字不就是很好的跑步日記嗎?
三是運用點發散思維,放寬思路,其實跑步看似單調簡單的活動,只要花點心思,還是有好多相關的題材可以總結梳理寫出點東西來的,比如跑步科學方面的就有:跑前如何正確做熱身運動,跑完如何做放松運動,正確的跑步姿勢,跑步過程中的呼吸,跑步頻率安排,跑步距離時間安排等等;跑步裝備相關:跑步鞋的選擇,跑步衣服選擇,運動記錄軟件的選擇,運動背包選用等等;跑步文化相關:跑步歷史,各種跑步相關書籍,跑步相關歷史記錄,跑步名人等等。這些只是粗略羅列了一些,相信大家放寬思維,還能想到好多相關的題材。這些題材每個深入下去,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可寫可記。
最后,談談有沒有必要寫“跑步日記”這事。關于這一問題,我覺得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和目的性、功利性看待,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具體條件來定,如果你對每天寫點文字感興趣,也能安排點時間來寫,那你可以試試寫下。不過,也不提倡每天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上面。比如我自己大概在跑步的過程中就基本能把當天要寫的東西簡單構思好,跑完回去花個半個來小時基本就能寫完。如果寫這日記對你帶來較大的壓力,需要花費好長的時間才能憋出一篇文章來,那個人感覺也沒有什么必要硬撐著去寫。至于說寫跑步日記能帶來啥好處,我想起碼是能給自己的跑步經歷作個見證,豐富自己的人生內容,其他的好處我也沒有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