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餅烙的挺厚,見老裴的外甥來了,揪面時手腕一抖,餅開始烙的菲薄。春生是個實在人,以為到了舅舅家,和自己家一樣,加上平日也吃不到烙餅,吃飯時,放開肚皮,裹著雞蛋,整整吃了十一張烙餅。吃完飯,雨也停了,春生抹抹嘴走了。他走后,老蔡罵上了,說老裴外甥明白無故,一口氣吃了她家十幾張烙餅;不烙餅他還不來,一烙餅他的嘴隔著二十多里就扎過來了,這不是故意敗壞人嗎?他一口氣吃了十幾張烙餅吃飽了,梅朵還餓著呢。說得梅朵也抽抽搭搭哭了起來。這時老裴就怪外甥不懂事,不懂事不是說他不該吃餅,而是吃餅時心里沒數,如吃餅遲到九張,也算吃了幾張餅;吃到十張,也就十來張;可他恰恰吃到十一張,就能被老蔡說成十幾張;怪他只顧自己肚皮,不顧舅舅的難處,也不知最后一兩張餅的差別。
番外
有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炒雞不喜歡這種被動的感覺。
明天休一天班,計劃去圖書館學個習吧。
希望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行動,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最舒適的做法去做。
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