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我們這代人的悲哀,就是心中千言,訴諸筆端,卻寥寥而淺顯,表達不出母親的偉大。
一
昨天蘑菇給我發信息,說給母親買的禮物快遞正在派送中,讓我跟母親說一聲。
我給母親打了兩個電話,但她都沒有接到。
晚上20:30,母親和父親都給我發來微信,問是不是我打的電話,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我值晚班,下班后21:17才看到信息。心想,平時他們一般20:00多就睡了,最晚也不會過21:00,這個點他們不一定看的到信息。但為了怕他們擔心,我回了信息,跟他們說是我打的電話,我們買了母親節的禮物,讓爸爸空了去鎮上取一下快遞。
我發完信息后,就沒有太留意微信了。不想21:29打開微信的時候,看到母親緊接著回復的信息,她說:“還要你們寄什么東西啊,你們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就行了。”
我說了一下寄的東西,又問怎么還沒有休息。父親發過來語音:“今天有點忙,還要做屋(房子)。”父親的聲音也顯出幾分疲憊。
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已經是21:55了。
突然想起有幾次母親發微信過來時,抱怨地說道:“你怎么老是不回微信呢?”我是多么的愚笨,不知道她總是守在手機旁,迫切地想知道我的近況。
我趕緊回復了消息,祝他們晚安,保重身體。
二
總是一借口忙,就忘了給家里打電話。我拿出手機,撥了過去。
“喂?”接電話的是父親。
“爸爸,吃沒吃飯啊?”
“吃了吃了,你們呢?”
......
以前在家的時候,接電話的一般都是母親,而這次卻是父親。
我知道為什么。
前一天母親給我發微信,聲音聽上去很疲憊,有氣無力。
她不接電話,是為了不讓我擔心。
三
春節過后,我來京上班。
上班的第二周周末,我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家里準備做一個房子,預計要花二十多萬。”雖然要花很多錢,但是母親說這話的時候,似乎顯得很高興。
“做就做吧,我們兄弟幾個一人拿幾萬。”
“不要你的錢,”母親說,“你還沒有成家,不能要你的錢。”
其實去年我和蘑菇就已經結了婚,但是沒有辦婚禮。在母親看來,我就是沒有成家。
“我怎么著都得出錢呀,不然哪一天您不再了,兄弟之間可能會鬧矛盾。”
“我們現在還在呢,你和他們不一樣,我還沒有支持過你......”
任憑我怎么說,母親就是不答應。
我懂母親,如果她不答應,即便把錢打過去,她也會說,我幫你存著。
四
初二,我要出發去蘑菇家了。
母親說:“帶點臘肉臘魚、糍粑、咸蛋吧。”
我說:“臘肉臘魚就不要了,糍粑她們家也不愛吃,就來一點咸蛋吧。”
“臘肉臘魚帶點你們自己吃啊。”
“她不愛吃,就不要了。”
每次臨行前,我總是要和母親“討價還價”,但最后帶的東西,總是會超過我的預期。
五
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就聽母親說,今年奶奶過世,初一的要“吊清香”,會有很多客人來。
我問:“那我們請人做酒席嗎?”
母親說:“你幺媽說我們自己做,況且家里這么多菜,做個8桌出來沒問題。”
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逢年過節,客人上門來,必要做酒席,而一桌酒席,不得少于10個菜。
母親年近六十,已然身體和體力都不如從前,還好幺媽、還有哥哥嫂子們都有幫忙,終于把客人招待周到了。
但話說回來,雖說我們都有幫忙,但是菜肴的準備工作,基本上都是母親張羅的。
六
每次過年,都是最糾結的時候。
回去吧,過年成了母親最忙碌的時候,比“農忙”還忙。
不回去吧,一年到頭,母親盼的就是這一天。
終于回來了,幫母親干點活,母親總是說:“不要你弄,有油漬。”,“有灰,臟。”,或者“你們一年上頭,工作辛苦,我來我來。”
我只能在母親忙的時候陪著她,或者趁她不在,偷偷地干點活。
七
春節到家的第一天晚上,母親一般會做這幾件事。
第一件,爬上閣樓,去給我們找靴子和拖鞋,然后是毛巾,再給我們分配好,告訴我們哪個是洗臉的,哪個是洗腳的。
第二件,把頭幾天曬好、捆好的棉絮打開,然后找出干凈的床單被套,裝被子,鋪床。
第三件,我們洗漱完,她就坐在我們床頭,陪我們看電視,或者拉著我們聊天。
八
堂弟告訴我,奶奶病危,我于是趕緊給母親打電話。
“我聽陳攀說,奶奶快不行了。”
“你奶奶還夠活,不要你回來。”
“幺叔幺媽都回去了呀,我也要回去。”
“現在還不是時候,你聽我安排!”
“我還是回去吧。”
“你這孩子怎么不聽話呢?!”母親在電話那頭近乎咆哮的嚷道,“你現在回來干什么呢?回來早了,奶奶不再了你還得回來......”
我最終還是沒有聽母親的話,和蘑菇直接回了老家。
到家的時候,母親并沒有生氣,反倒顯得很高興。
我們走的時候,奶奶還在,母親再三叮囑:“奶奶走后,你們別再回來了,回來一趟不容易,太折騰了。家里我們在,你大哥三哥他們離得近,他們回來就可以了......”
九
每年過年,我基本上都會去看望一下爺爺和奶奶。
爺爺喜歡講過去的那些故事,講我們的家族,講父親,講母親。一講,就停不下來。
“你媽媽當年,身體多么壯實,做起事來,快的很,全村的人都比不上。現在,她衰的厲害。她為你們吃了多少苦啊……”
我默默地聽著,輕輕地點頭。
文末
小時候,我們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長大后,我們不再是孩子,卻一直都是母親的一塊寶。
僅以此九篇短文,祝福母親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