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研修,我觀摩的三節課分別是《威尼斯的小艇》《智慧鳥信箱》和《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他們的教學各有千秋,令人嘆服。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魏老師對教材研讀透徹,目標設計精準:“選取典型來反映事物,學會運用動靜結合,把人物活動同景物、場景結合起來的寫作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魏老師為了促成目標達成,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教材從典型事物、典型特點、典型狀況、典型人物、典型場景等幾方面選材,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通過對重點段的讀、想、說,班級討論交流,在自主和諧的氛圍中突破重、難點。
《智慧鳥信箱》一課,張老師張老師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品詞析句,潛心會文,認真思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文章內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閱讀感受,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衡老師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悟中再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符合閱讀教學特點和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認知規律,教學最后部分,“為什么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出示課件“荷葉”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荷葉的美。美麗的荷葉可以給誰帶來快樂呢?讓學生進行填空:( )來了,在( )。最后交流所得:荷葉不僅自己美麗,還給別人帶來了快樂,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很快樂。教學細節看似簡單,卻蘊涵了智慧和深刻。
然而,三節課對比起來,我更喜歡衡老師的課。魏老師的教學設計精巧獨到,但是教師嚴肅的表情、生硬的語氣讓人略覺壓抑。張老師上課伊始,輕輕的一句“同學們好”,令人如沐春風,整節課,張老師都是活潑的,散發著蓬勃的活力??墒牵犞蠋煹奶咸喜唤^,我覺得累。衡老師,裝扮樸素,一開口,聲音婉轉動聽,語言簡潔利索,一下子吸引了我。
衡老師就像孩子們的一個大朋友,帶著孩子看看圖片,聊聊生活,做做活動,讀讀句子,整個課堂洋溢著平等、熱烈、和諧的氣氛,孩子智慧的碰撞閃耀出耀眼的火花。
日本佐藤學教授說,在課堂上,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在對話的過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體語言和情感與學生的身體動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這樣的教師的教室里學習的學生是幸福的。
反觀自己的教學,為了學生能取得優異成績,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還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總想著輕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維持秩序,以便高效率地完成教學內容;常常要求學生課堂發言聲音響亮,說話清楚,忽視了學生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我仿佛一只縮在殼里的蝸牛,在教師成長的道路上緩慢地爬行,無論是教學思想還是教學行為,都需要極大的改變
“讓教室里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佐藤學教授這樣說,而魏老師的課堂就朝向了這樣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