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心漫時光
看完電影《無問西東》,大家都被劇中主角打動的同時,我卻被沈光耀的母親(米雪
飾),她身上散發的那種母性的光芒,而打動了。
劇中沈光耀(王力宏飾)是一個清華學霸,他不光有著王子一般高貴英俊的外型,還是個全能型的學霸。出身武人世家,祖上三代,出了五個將軍,家里連傭人都會武功,他本人也是武藝精湛。
而且,他還熱愛運動,樂于助人,會捉蛇,會修車,是學校的風云人物,更是男女生都傾慕的對象。而且,他還有一個知書達禮儀態萬方的母親。
祖上傳下來的祖訓是,兒孫從文不從武。祖上留下來的富足也無需他再去追求功名利祿。這一生只需他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過完一生,就可以了。
可是,1937年,戰爭爆發了。偌大的華北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曾經的清華北大幾所高校的師生,舉校南遷,在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聯合大學。
在一次征兵大會中,他聽到了教官那擲地有聲的演講,聽到那句:我們這個時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他體內固有的軍人熱血沸騰了。
于是,他給母親寫信,要去當兵。
母親聞訊趕到西南聯大勸慰他,讓他跪下,背誦祖訓。
母親一字一頓的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這里讀書,我和你父親都沒有反對。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享受到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有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有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聽到這里,沈光耀含淚伏地叩首母親,向她保證自己不去當兵了。
從這段教子的話里,可以看到沈母深厚的文化素養,和不同凡俗的教子方式,以及深沉的愛子之心。祖上幾代人的經歷,讓她對戰爭的殘酷有著最深切的了解,她懼怕兒子也走上祖輩人相同的不歸路,她不希望兒子為了功名利祿而失去真實的生活。
這是一個真實的母親。因為在每一個做母親的心底,比起讓兒子建功立業來,更希望的是讓兒子享受生活,平安喜樂的過完一生。
不過,母愛使她誤讀了兒子,她以為兒子從軍的目的是因為世俗。其實不是。但孝順的兒子沒有辯解,他答應了母親的要求。
然而不久,在日本敵機的轟炸中,沈光耀親眼目睹著學校的校舍被炸飛,時常在一起玩的玩伴被炸死,他的熱血再次噴涌而出。埋藏在心底深處真實的自我終于占了上風。
這次,他沒有讓母親知道,毅然決然的去空軍做了飛行員。
他和戰友們駕駛著戰機完成了一次次的戰斗任務,還以空中投糧的方式,救助了無數的流浪兒。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的戰機尾部突遇故障,無法再能安全返航。這時,他從飛機上看到遠處海面上正在指揮作戰的敵軍戰艦,他毫不猶豫的駕駛著戰機,義無反顧的俯沖下去,與敵艦同歸于盡!
他象奔赴一場盛宴一樣,從容赴死,以身殉國。從而為我軍贏得了那場戰斗,重挫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之后,兩位好友把他的遺書送到家中。他母親看著遺書中那句:媽,對不起。忍不住淚如雨下。看到這里,我也是熱淚橫流,為沈光耀的英勇無畏,也為他對母親的無限愧疚,更為沈母痛失愛子的悲痛……
那一刻,同為人母的我,深深理解沈母淚流滿面的悲痛里,含有無數的心疼,不舍,和心碎!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一聲不響的再也回不來了,再也見不到了,就那樣無聲無息的永別了!讓做母親的心,那痛如刀絞的心,從此何以安放?
然而,無限悲痛的沈母,除了流淚,什么也沒有說。沈家三代五將的風骨早就鑄就了她堅強大義的靈魂。她比誰都清楚,當時的國家需要兒子這樣的民族脊梁。面對家國被辱的現實,沈家的兒郎豈有懦夫?!
或許,從戰爭爆發時,她已料到這一天。
兩位好友跪別沈母時說: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我們都要去當兵。
是啊,在整個中華民族的危亡之際,國家需要他們,人民需要他們,他們豈能坐視讀書?
于是,悲痛中的沈母強抑悲痛,收起淚水,依然禮數周全的,讓人端來兩碗溫熱的,晶瑩清澈的紅棗蓮子銀耳羹,也是沈光耀生前最愛喝的,讓兩個好孩子喝下再走。
那清澈無比的羹湯晶瑩剔透,一如沈母那雖然悲痛,但依然純凈善良的慈愛之心;那殷紅似血的紅棗熠熠閃爍,一如沈光耀那顆從容的報國之心仍在熊熊燃燒。兩位好友含淚喝下,拜別沈母,也投筆從戎,繼續著沈光耀未竟的事業而去。
大氣,有格局,偉大的母親!她深刻明白舍小家為大家的道理,她有著世間最寬厚仁愛的心胸,所以養育出了沈光耀那樣優秀的兒子。
在那個戰爭年代,在我們中華大地上,曾出現過無數個象她那樣偉大的母親,養育出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譜寫出一曲曲激蕩人心的民族贊歌。
一代清華風骨,一代沈家兒郎,只為盛放,只為真心,無問西東;
一代亂世慈母,一曲家國悲歌,只為至愛,只為深情,無問西東。
就這樣,母愛的光華,隔著屏幕,穿越時空,跨世而來。在現代人的心里豎起新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