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履行自己的承諾是很重要。
我要開始講故事了。
我有一個朋友小A,她最近很是苦惱,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了。事情是這樣的,她跟朋友約好時間一起去逛街,她們討論著要玩什么,買什么,好似立刻就想飛去逛街似的。然而等呀等呀,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她對朋友說:“我們收拾收拾,該走了吧”。朋友說:“哦,我不去了。”“你真的不去了嗎?”“嗯?!本谷粵]有一點解釋,沒有一絲歉意,好似這就是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次。
她跟我講這件事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是后來想想,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對別人的提議、請求隨口一答應,過后就一股腦的拋到腦后了。等到別人提起的時候,才想起來自己什么都沒準備,然后對別人說,“哎呀,我不去了。哎呀,我忘了。”這樣敷衍回復別人時,有想過這樣自己負責任嗎?自己的允諾算什么?真的是說說而已嗎?這些問題拋過來,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朋友問我的這個問題。
你與別人約定好,就是你對別人許了諾,那么,你還能按照你自己的意思隨意而為嗎?我的那位朋友,她認為自己只要答應了別人的事情,無論多難,都要做到,誰讓自己已經(jīng)答應人家了呢。這是她的原則,可能還算是有點強迫癥的意思。當別人總是拿自己的諾言不當回事的時候,她就特別苦惱了。她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是不適應社交活動,但她如果沒有做到自己答應過的事就非常不舒服。
我后來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原則,而說到做到是你的原則,既然是你的原則,那便沒有錯。至于別人怎么做,那是別人的事,你應該堅守你的原則。舉個例子,人之初,性本善。那么,為什么世界上還是會有壞人呢?原因很簡單,環(huán)境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別人的影響下,他們打破了自己的原則,隨波逐流,變成危害社會的人。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個例子,話很粗,但理不粗:你在路上走著,一只狗沖出來咬你一口,你還要咬回去嗎?堅守住你自己的原則就好。
但是,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反省反省自己,古就有言,一諾千金,我們做到了嗎?一個皇帝朝令夕改,會有損龍顏,所以說君無戲言。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們講過狼來了的故事,這是一個道理,就是說到做到。
你開玩笑似的許諾,在你看來,許諾時應該是認真的,但履行時卻不那么走心。這樣做不僅讓別人不舒服,你還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果然是“一舉兩得”吶。所以,還請大家少點套路,走點心吧。
做不到請早說,別讓別人等。你失了信任,別人誤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