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為什么我們會喜新厭舊?
劉潤
2016年10月17日
概念:適應性偏見
適應性偏見,就是人們對好的、壞的環境,最終都能適應的強大的行為心理。
一個人對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后就會習慣。好東西久了,也會習慣,壞東西久了,也會習慣。正如西漢的劉向所說: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聽上去很高大上啊,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習以為常”。
案例
你有一個員工,最近幾個月表現非常出色,給公司創造了不小的利潤。而且他的工作方法,也非常值得向其他員工推薦。你要獎勵這個員工,是給他漲工資呢?還是給他發獎金呢?
如果你選擇給他漲工資,幾個月之后他就會適應漲工資所帶來的新的消費方式。到時候,漲工資的激勵作用,就會完全消失。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為突出的業績發獎金。工資是用來支付給責任的,責任越大,工資越高。漲工資,是因為承擔了更大的責任。發獎金,才應該用來獎勵突出的業績。
運用:一個心法、三個方法
一個心法:打破別人和自己的適應性。
三個方法:
1、延長幸福感。拿到年終獎之后,不要選擇一次性把購物車里的東西都買了,而是一件一件的買,買完一件,充分享受,直到適應之后,再買第二件,這樣會更有幸福感的。
2、意外幸福感。年底要給員工發紅包,如果把紅包直接加到工資里面,員工會因為已經有每月都發工資的“適應性”,而對紅包一點感覺都沒有。所以,更好的做法應該是,拿一個真正的紅包送過去,并說上一些祝福和肯定的話語,這樣員工的感知會更大。
3、對比幸福感。比如360安全軟件,一開機,你的開機速度打敗了全國92%的電腦。自豪啊。騰訊的會員等級制度、勛章制度,是為了讓更忠誠的用戶,產生對比的幸福感。這種因為對比而產生的幸福感,動態波動,永遠不會被“適應”。
小結:如何運用呢?
1、通過階段性給予的方式,延長客戶的幸福感;
2、不斷提供變化的刺激,給客戶意外的幸福感;
3、善用相互比較,讓用戶獲得對比帶來的幸福感。
聽完這一期,也許你終于為“喜新厭舊”,找到理論依據了。? ?
點擊圖片下載保存,分享到朋友圈,讓朋友們共同進步吧。
劉潤
你的行業中有什么好的經驗,能用最低的成本,不斷給客戶驚喜呢?
來和我一起過過招吧。
第4周客座教授
曲向東,玄奘之路發起人,極之美旅行機構創始人、極地旅行專家。
他去過6次北極點、9次到達南極,并于2010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業的極地旅行機構——極之美極地旅行機構,成功把極地旅行做成了生意。這個春節,他還會和劉潤老師合作,帶企業家一起去往南極進行商業問道。
他同時策劃發起了“商學院戈壁挑戰賽”、“戈壁成人禮”等高端賽事和領導力培訓活動,成為了國內面向EMBA商業精英最有影響力的文化體驗賽事。
很多人羨慕他,說他一邊玩著一邊就把錢賺了,也有很多人好奇在互聯網時代,他是如何在一個傳統領域做出那么大動靜的。
你這位CEO有什么問題想問他,歡迎在留言區提出來,我們將挑選一個最有價值感的問題,請曲總認真回答,并在本周學習結束的時候,公布這個CEO問CEO的結果。
這是《劉潤·5分鐘商學院》陪你成長的第17天,期待你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