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這篇文章,不談任何寫作技巧。但會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真正的文人——比你看到的任何技巧,都要管用,也更加直白,殘酷,真實。
作者不喜歡說廢話,因為沒人喜歡看廢話,所以他開門見山地說,寫作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不是后天培養的能力。
這句話的重點,是與生俱來和后天培養的問題,也就是你是天生的文人,還是一時興起的騷客的問題。
順便一提,本文直言不諱,刀刀見血,如有不適,繞道即可。
俗話說,佛渡有緣人。我寫這篇文章,目的是開導新人,也開導有緣人,同時表達對那些用筆如神的作者的尊重,一篇好的文章,是一種賞心悅目的體驗,感謝每一篇苦心孤詣的好文。
在網絡文學空前發達的今天,我們對文學作品的價值評判,越來越商業化和功利化,以至于我們漸漸忘記了文學本來的面目,這是一種悲哀。
我對充斥于眼中的垃圾信息,表現出了本能的憤懣,原諒我把這種憤怒的情緒也融入到了這篇文章中。也許有一天,當無數文學界的新人,無法通過創作獲取商業文學的高效報酬,又不能通過創作,貼近傳統文學的溫暖和厚重,你方能體會到我的心情。
文人,總是遲一步感到快樂,先一步感到悲哀。
在寫作這個龐大的生態圈中,我有一個粗略的估量,大概八成的人,都陷入了商業化創作和傳統文學創作的矛盾之中。你心里追求的東西,和被人們接受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情。商業文學會告訴你,什么是市場,而傳統文學會告訴你,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美。
所以,當你準備用畢生的心血,來從事文學創作的時候。
當你瘋狂地想被人認可,被人接受,在文學的道路上飛黃騰達的時候。
當你一蹶不振,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
問問自己,為什么寫作?
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不會教你怎么寫作,不會給你講,要學會選材,用詞準確,表達流暢,通順自然。
也沒有什么祖傳秘籍,蓋世神功給你,都沒有。
他甚至會毫不留情地挫傷你的積極性,他會告訴你真相,上面說的一切,都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的魚,而不是漁。
我相信,善漁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善者,偶得之,自以為喜,終棄之。
我不是一個成熟的作者,年輕的我喜歡上了憤世嫉俗和針砭時弊,這也是為什么,你會看到這篇文章的原因。
作者不要對自己的內心撒謊,當我想用委婉的方式,來掩蓋我內心的暴躁的時候,我不如欣然接受所有的批評和責罵,這篇文章,會戳痛一些文人騷客的心,也會真正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文人,如何在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再次問問自己,為什么寫作。
寫作是天賦,仔細讀來,這句話挺哀傷的。
一位資深編輯曾經無意間與我聊到這句話,我才發現,我和她的認識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支撐一個人寫作下去的,和虛榮,金錢,利益不無關系,但支撐一個人永遠寫下去的,只有它,初心。
我見過很多人,在讀書那會兒,有一手漂亮的文筆,人人稱道,贊不絕口,但最終,他們都沒有走上寫作的道路,你愿意相信,這是天意嗎?
又有很多人,看了半輩子的書,和文學打了半輩子的交代,真正讓他來點干貨的時候,卻咬著筆桿膽戰心驚,你相信,這是注定嗎?
還有很多人,在世道人心中兜兜轉轉,十年,二十年后,又重新拿起了筆,你相信,這是宿命嗎?
在這里,我不和大家討論封建迷信的問題,因為這本身和封建迷信也沒有關系。
但以上的事實卻告訴了我們,寫作與看書學習,堅持不懈,并沒有一種同生共死的聯系。誠然,學習和堅持,能讓你越寫越好,可事實就是,只有你適合寫作,你才會學習,堅持。
是前者,推動了后者,而不是后者,推動了前者。
前者是天生的文人,后者造就了無數人半途而廢,始亂終棄。
最后一部分,作者表示,不想說廢話,長話短說,怎么成為一個文人。
剛才說了,初心。
如果你的初心,是賺錢,你可以從事編輯,記者這一類工作,還可以套路一些商業文學,如果你持之以恒,是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的。相信我,付出肯定會有收獲。但是,適合與不適合,總會被時間證明,像一樁逢場作戲的婚姻,最終逃不掉一拍兩散的結局。強行去寫,是一種抽絲剝繭的痛苦,文學是一門藝術,不是所有的寫作,都能稱之為藝術。(這句話不做解釋,有心人自己去悟。)
如果你的初心,是功名,那么很遺憾,這樣的初心,只會讓你抱憾而終。我會微笑著告訴你,文如其人,一個充滿功利心的人,是寫不出來美好的東西的,寫出來的文字,不僅僅矯揉造作,華而不實,更充滿了令人反感的銅臭味。
席慕蓉的一句詩:“在馥郁的季節,因花落因寂寞因你的回眸而使我含淚唱出的,不過是,一首無調的歌,卻在突然之間因幕起因燈亮因眾人的鼓掌,才發現,我唱的歌竟然是這一劇的輝煌。”
這首詩說得很貼切了,美麗總是無意的,刻意為之,就像伸手去抓一只斑斕的蝴蝶,抓得越緊,它掙扎得越厲害,在這個過程中,再美好的東西,都會褪去色彩。
除了以上兩個反面教材,還有人會說,我寫作,是為了愛好,愛好,愛好,嗯,很有個性,不做點評,祝你玩得開心。
下面,我說說正面教材。
寫作的初心,是對美的追索,和愛的解讀。
世界是美好的,無論你心中有多少恨,多少怨懟,都請放下來,坦然面對,只有當你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才能坦然面對你的文字,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東西。
心中帶著恨的人,只會狹隘自閉,眼界打不開,思想打不開,畏手畏腳,瞻前顧后,這是不會寫作的人的共同點。
會寫作的人也有共同點,一是飽滿的感情,二是強烈的主觀動機。是這種感情,讓他們筆走龍蛇,行云流水,是這種動機,讓他們忍不住去寫,以至于瘋狂學習,堅持,不離不棄。
這里,說到高潮點了,敲黑板——
要想成為一位文人,首先,學會愛,只有愛,才會讓你的心變得柔軟起來,只有柔軟的心,才會讓你敏感地發現周圍的世界,發現世界的美與丑,善與惡。你的心越柔軟,就越容易和世界產生共鳴,或者沖突,從而形成洶涌澎湃,無法發泄的感情,這時候,文字會像流水一般,從你的筆尖上流下來,帶著你的笑,你的淚,你的歡喜和悲哀,好多好多。
當你筆力有限,詞不達意之時,你會痛恨自己的淺薄和無知,然后你會用一雙銳利的眼睛,在浩繁的書海中,找尋到真正的“美”。
這,才是寫作的根,也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的“漁”。
現在,你是否懂了一點?
你所困惑的文風,文筆,文字,其實都不重要,你無法理解它們,就像你無法理解自己一樣。
我會告訴你,文風,就是你的人格,文筆,就是你的氣質,文字,就是你的心情嗎?
朋友,無論你為了什么而寫作,至純至善的心,才是你和文字溝通的唯一橋梁,只有這樣,你才會深刻懂得每一個字的語境,語意,才會分門別類地把自己的心情,和不同的文字對號入座,讓自己徹底融入到文字的海闊天空之中。
當你踏上了這條路以后,請記住。
你是一個文人,不要用世俗的眼光來衡量自己,請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世俗。
你有一顆敏感脆弱的心,你是笑得最開心的那個人,也是哭得最傷心的那個人,而且,你是冷眼旁觀的那個人。
在你沒有徹底理解這一切之前,請忘記所謂的金錢,還有功名。
有一天,你會明白,為什么“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定要用綠。
有一天,你會懂,“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的悲哀和凄絕。
有一天,你會發現,文學的高度,和做人的高度是一樣的。
發現人性之美,洞悉文字之美,記住美,表達美,是你該做的,也是你手里的筆該做的。
即便寫不出傳世美文,也要寫出最真實的自己。
這篇文章,獻給所有熱愛文學的小萌新們,我的初衷,是想你們不要走彎路,曾經的我迷茫過,徘徊過,今天,我希望你們能夠走捷徑,守著一份初心,永不改變。
也希望我能夠看到更多好文,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