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便要立秋,夏季進入尾聲。即使夏季炎熱,但樹木蔥蘢,蓬勃生發,是一場盛大的關于生死的季節,很多昆蟲萌生,戀愛,交配,生產,死去。它們沒有思考為什么而活,只依靠本能順延著種族的鏈條。
這就是我喜歡夏季的緣由,沒有解釋的生發,沒有分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分晝夜的走向繁盛與衰竭。
繼續在暑氣中讀陳丹青的《陌生的經驗》,第一講講到十八歲的少年王希孟。帝王攬勝江山,歌功頌德,《千里江山圖》亦應運而生。王希孟,得益于在十八歲之前山水畫技藝的熟稔,抒發胸臆,情懷激蕩,即可乘著手藝的翅膀飛翔在藝術的峰巒。
但不是每個人的十八歲都能煥發出奪目的光芒。即使撇開這么高的標桿,我們如何能在當下里煥發出自己的生機與活力?
這些天,我覺出生活的沉悶,幾乎每天都是同樣軌跡,然而生活的責任讓你動彈不得。你不能走出去,尋找新人新事物,加入新的元素。我需要十八歲的激越,與蓬勃。需要夏季里樹木的蔥蘢與生發。
于是我開始每天的“寫”。
也許我會在寫里平復自己,生命的成就不僅來自于《千里江山圖》生命元氣的激發,亦需要一日一日的磨礪與堅韌。
日日磨刀霍霍,向生命的平淡致敬,學習靜心對待當下。
每日一篇,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