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在江南住的最長時間的一套老房子,僅次于我從小長大的家。
大約有15年之久。
在那里,我親愛的寶貝成長,從幼兒園苗班開始,到小學、初中,到高中一年級。
及至孩子高二,才算搬了新屋,離開了那里。
記得我曾在書房的飄窗那里拍下過孩子他爸領著他的小手送他去上幼兒園的背影,那一刻幸福到眼睛發潮;記得那時夢想有一個衣帽間而未得索性把一個小的儲物間改成了步入式的衣物鞋包統放處,從而意識到善于利用自己已經擁有的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兒;記得廚房前的桂花樹終于長大后一枝桂花從窗口探入的樣子,原來這樣微小的瞬間也會讓人有巨大的驚喜。?
在距離我們兩排的樓前,種了兩長排八重櫻,花兒盛開的時候,真是美翻了。還有一些人,專門從外面趕來小區看花。我還曾經把貓咪抱到樹上,想拍一些貓戲花朵的鏡頭,結果我家的貓有點扶不上臺面——在樹上眼睛圓睜瑟瑟發抖,呵呵,原來美好的鏡頭只是我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舊屋所在的小區,雖然因為靠近市中心和有回遷房而顯得凌亂,卻也有著濃濃的煙火氣。離菜市場很近,且周邊有著各種好吃的小吃,還有一個小小的公園,里面有清朝的古跡和老房子。。。總之,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
剛搬離時,我還跟家人說,這個地方我們住得有感情的,要保留著,以后經常回來看看。
然而,后來考慮到經濟因素,還是把它租了出去。說好的經常回去也沒能做到。
花開的時候,偶爾會選擇一個人少的時候潛入進去,再次欣賞一下那種鋪天蓋地的美麗。
老房子除了留下無數美好的記憶,也教會了我許多事情:搬家時雜物多到讓人震驚,往鄉下拉了兩小車,又丟棄了很多,就一直在想自己什么時候變成一個囤積狂的。后來到了新房子后,會有意識地只選可以用到的或者喜歡的東西去買,不再收留一些贈品或狂買一些打折的品質不佳的東西。清減欲望,才是從身到心的修行罷。
人總是向前走的,而且有時候需要輕裝上陣。
但是記憶,也會如影隨行,尤其是一些美好的和家人和老房子一起成長的部分,怎么能夠忘懷。
回不去了的地方,也要在心里,留一個專門空間給它。
如此,才更有力量。